第二十二章 寂寞年华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寂寞年华 (2 / 3)
        这使他感到沮丧和惆怅,他最近常常怀念那充实的军训生活。在那样一种紧张有序、张弛有度的岁月里,一天从早到晚行程满满,自己不需劳心伤神去张罗,只需按部就班,三餐一宿,准时准点,早上、上午、下午和晚上按时操练,操场——饭堂——宿舍三线一面的机械运作,不到点不下操,不达标不放行,每天都有一个细分的目标,每天也都能完成一个小目标,每天都很充实,连睡起觉来都觉得格外香。

        一天一个小目标,两天两个小目标,三五天就完成了三五个小目标,军训结营时汇合每天的分目标,最终实现了杜春花所立下的方队表演夺冠的总目标。古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道理不都是一样吗?

        有时候,李经纬貌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更多的时候,他还只是懵懵懂懂,七窍最多也只是想通了其中一二点而已。想的都远远不够,那做的也就极为有限了。

        然而,幸运的是他一直在做,他一直都在不断地去尝试,去改变,他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与别人不一样的路。他害怕变成滔滔浪潮中没有辨识度的一滴小水珠,他愿意成为汹涌浪涛中跳出水面映着阳光而五彩斑斓的最为闪耀最为出彩的那朵浪花。

        想得天花乱坠不如埋头苦干,说要盖起高楼大厦不如即刻上房揭瓦。想到此处,李经纬感觉内心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从脚趾头直往天灵盖上冲,还在洗脸的他觉得双手顷刻增加了好几百磅的气力。

        说干就干,干什么?首先还得知道才行,这又是一个极费思量的问题。没有姑姑在广州,自然不能像荣哥那样潇洒地去探亲访戚;没有新家在广州附近,当然也不能像黄国安那样来回自如;没有GF,当然也就不能像林鸿博与赵落雁那样春花秋月花前柳下成双成对卿卿我我;对玩游戏没有一丁点的兴趣,自然也就不能像彭德海那样一条黑色贪吃的蛇也能绕着玩上个半天······

        那就做点与读书有关的事情吧!读书要么去教室,要么去图书馆,究竟去哪里好?平日上课都是在教室,见多了不新鲜,那就去图书馆。项采勤老师经常诱导大伙说,名师大的图书馆虽不算豪华,但是藏书丰富,广州没有几所大学能够与之相媲美。

        不知道那是不是项老师爱屋及乌的溢美之词,不过趁着心血来潮,李经纬毅然决然前往图书馆,他要去熟悉熟悉名师大最具学识与智慧的藏经宝殿。

        名师大的图书馆坐西朝东,位于学校中轴线最中间的位置,是一栋五层高的稍微有些古朴老旧的大楼,它的名字很美,唤做名悦楼。

        据说,这个名字是星空社指导老师陶相随教授给起的。陶老先生巧妙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精辟语句而成:楼不在高,有书则灵;书不在多,有阅则名。因“阅”与“悦”同音,“阅”只表的最初含义,而“悦”既含的行为,也蕴藉的心理情状。是以,由悦代阅,是为名悦楼。

        名悦楼其实不算矮,它一共有五层,将近十七米高。它的顶层是报纸、杂志阅览室。二三四层的布局一样,北边是藏书区,南边是读书区。首层的五分之四空间都是区,楼梯两边是学习用品、视听器材和考证类书籍的售卖专柜。

        名悦楼正门前方有一尊高约三四米的车胤囊萤读书的石像,寓意名师大的学子要发奋读书。

        雕像两边口字形的方格中,错落地矗立着七八棵古老的参天大树,树底下对称地砌放着八九张圆润的大理石凳,有五六位师姐正坐在石凳上面聚精会神地看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