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毛遂自荐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毛遂自荐 (3 / 3)
        “这个故事讲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董教授自问自答道,“姜太公钓鱼,周文王上钩,说到点子上,就是四个字,毛遂自荐。因为姜太公他觉得自己可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而商纣王却是一位无德君主,因此,他不能明珠暗投,他要弃暗投明!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它跟我们接下来的课题有关,什么课题,德治。”

        董教授把刚才写了字的黑板推了上去,把上面干净的黑板拉了下来,在上面写下了“德治”两个遒劲大字。

        302阶梯教室是一间神奇的教室,讲台紧靠的那面墙上不是单一的一块大黑板,而是四块小黑板,它们之间可以上下左右互换位置。每次看着董老师在那里拉扯腾挪,就好像拼魔方组合,出神入化,真是不可思议。

        “古代社会强调德治。什么叫做德治呢?”董教授给大家讲述了它的概念,“所谓德治,它是以德治国的简称,是古代社会的治国理论,它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

        “儒家的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使人向善向好的方面发展。这种教化方式,在法制还不完备的古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董教授讲课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他开始援引古代社会中的例子说,“为了形象地理解德治的精神内核,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消化这个概念。”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革除旧朝积弊,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很是伤了一番脑筋,搞得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想来想去,终于让他想到一个绝世好办法。什么办法呢?这个好方法就是他秘密派遣身边的一位侍臣亲信拿着一匹上好的绸缎,故意去行贿民部一位姓姚的长官。姚长官看着这么好的一匹绸缎,心花怒放,心里嘀咕着自己正想买一匹好布做件漂亮衣服给自己的爱妾呢,歪打正着的,他就欣然笑纳了。这下,麻烦来了,还是一个大麻烦?”董教授边引导大家思考,便展开案例说道,“唐太宗立即派人把这个姚长官给抓了起来,怒不可遏的唐太宗暴跳如雷,他直指着这位姚姓长官的鼻子大声怒斥着说,你怎么可以收受别人行贿给你的绸缎。为警戒其他官员,唐太宗准备杀掉这名姚长官!”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位姚长官自然是位怕死的家伙,与其说是他自动跪下求饶,不如说是他两腿瘫软直喊饶命。”董教授又幽默了一把,继续描述道,“太宗皇帝尚在气头上,他一言不发,坚决要处死这位受贿的姚长官。看到此情此景,民部尚书裴矩代为求情说:‘姚长官作为官员贪污受贿,是罪有应得,但罪不至于死。因为,这是皇上您故意派人去行贿姚长官的,他不知道是个陷阱,所以就轻易地掉了进去。可是,皇上您平时都教导我们要用道德去教育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约束百姓。今天您这样做,不是跟您倡导的德治相违背了吗?我们应该努力为百姓树立好榜样,而不是想方设法把臣民身上的邪恶执念给诱导出来!’”

        有道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利于病。

        “裴尚书的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一向从善如流的唐太宗即时明白是自己不义在先,是为失德。因此,自知理亏的唐太宗只是命令左右侍卫责打了姚长官三十大板,便将他放回了家!”董教授继续剖析道,“显然,德治要成为古代社会中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它必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圣君和裴矩这样的贤臣才行,圣君贤臣二者缺一不可。回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第一个例子,姜子牙垂钓渭水前曾在商朝做官,因其不满商纣王的丧德之行才转而投靠仁德宽厚的西伯侯姬昌。因为,姜太公非常明白一点,那就是只有圣君贤臣才能让德治彰显于天下。”

        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董教授看了看表,又到了课堂总结环节。

        “德治是古代社会人治的理想模式,如果没有自上而下人人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德治很难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董教授希望大家能够辨识出德治的不完美之处,他辩证地说道,“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与德治相辅相成的另一面是法治,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治国理政模式。”

        “那到底什么是法治呢?这是下次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大家课后自己先上网去了解一下,它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董教授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心平气和地提示道,“下周上课时,我会随机抽查七八位同学,看看大家对法治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大家还要认真思考以下这两个问题:法治和德治,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又存在着哪些联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