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桃园趣闻 (2 / 4)
项老师已经激活了大家的思考细胞,他抛出了第一个故事包袱:“坊间传闻,刘关张三人在桃园结义时,碰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兄弟座次,因为谁都想做大,没有人愿意做小。到底谁来做老大,谁当老二,谁是老三?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有趣版本。我们今天只讲其中三个故事,归根结底可以算作一个版本,那就是名符其实的桃园版本,因为它的故事都与桃园里面的事物有关。”
项老师喝了几口水,高亢的嗓子娓娓道出桃园版本的第一个故事:“按照当时普通黎民百姓的日常思维习惯,或者说包括今天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模式,要确定兄弟几个人的大小位置关系,以他们各自的出生年月日无疑是我们最先考虑的解决方案。所以,刘关张在这一个问题上,也是采用了这个方法。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三国那样一个时代,每个人的出生时间没有确切可考的身份信息依据,所以只能靠个人诚信。不诚信不说实话,自然也不会被拉进诚信黑名单。因此,刘备先说自己是那年那月那日出生,关羽也说自己是那年那月那日出生,张飞也不傻,他也鹦鹉学舌般地谎称自己刚好是那年那月那日出生。”
大伙还没发笑,项老师先笑出了声,不像是说书人,却用的是说书人的吊人胃口的说书形式讲道:“这可谓是无巧不成书,三人的出生年月日竟然撞在一起了,怎么办?还是读书人脑子好使,刘备心想,出生日子相同,但时辰总会有所不同吧。既然出生年月日都相同,那就以时辰的先后为序排定座次。张飞由于是个急性子,这回他要先来,他说自己是辰时出生的。关羽熟读《春秋》,自知时辰先后顺序,他说自己是卯时出生的,比张飞的出生时辰稍微提早了一个时辰。刘备是最后说,自然胜券在握,他说自己是在寅时生下来的,比关羽早一个时辰,比张飞早两个时辰。”
第一个故事快到兴奋点,项老师鼓足了劲,放开了马脚,语速快了一二拍:“豆腐西施摆豆腐,明摆着,明白着。按时辰先后,老刘自然是老大,关羽拣了个第二,张飞是不折不扣的老三。可是,张飞不愿屈从第三,犟着说你们读书人就是爱耍赖,不行,得找第二个方法,这个方法不能是别人想出来的,得从自己的脑门走出来的才有胜算。”
项老师接着抛出了第二个故事包袱,音量陡升:“比爬树!小张同志想,这爬树是自己的拿手绝活,而且可以就地取材,满满园子都是桃树,还不能选小的,得选棵最粗最高的,读书人爬不动,绿豆大侠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项老师踩足了油门,加了两脚油,话里面满是冲劲:“说干就干,话还没说完就干,张飞自个当裁判,评分标准只说到了一半就当起了运动员。‘咔噔-咔噔’好卖力的攀爬,全然不顾衣服都被树皮刮破了好几个口子,小张同志一口气仿佛一只猴子跳树似的便腾到了树梢头,乐呵呵地瞅着下面笑个不停。关羽看吃亏不得,得及时跟上,好粗的树干,只见小关同志张开两手一个熊抱,刚好左手指勾着右手指,如同一条蠕虫一挪一顿地往上划,好不容易坐上了树干上的一条大树杈,感觉虽不是最上面,但是拿个中间位置,也勉强说得过去。而刘备呢,站着呆了好一会儿,看二位兄台一个偷跑,一个抢跑,再追上去岂不是白费力气!稍作思索,计上心来。这会儿,老刘同志他竟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踱到树底下,直接坐在树根上,悠哉悠哉一个劲地吹着口哨。”
大伙莫名其妙“呵呵”的笑了起来,项老师真是讲故事的段子手。
项老师意气风发,不用看稿,随口继续讲道:“张飞倒是纳闷了,心想这老刘同志莫非是中了邪,就讽刺道你刘备可是在树的最下面,当了个老三还**贼高兴个啥?关羽也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老刘同志呀,老子这回总在你之上了吧。呵呵,可他刘备不以为然,等上面的二位兄台都把话讲完了,他这才慢悠悠地抬起头来,反问道:‘你们两位睁开眼睛仔细瞧瞧,这棵树是从哪里长起来的?’哇喔,这招真厉害!虽然中了圈套,关张却全然不知,竟是一同开口应道:‘树根呀,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好了,答案不言而喻,兄弟排序结果即将揭晓。刘备洋洋得意的拉起了吊钩,把关张二位兄台从钓嘴上解了下来:‘这就对了,一棵树是从树根长起来的,然后是树干,再到树杈,最后才到树叶。因此嘛,我自然还是老大,小关同志你还好,只爬到了中间,可以坐稳老二的位置,小张兄台就只能委屈你做老三了。’”
项老师继续描述小张同志彼时的心理活动:“张飞心想,都说叶落归根,这老刘说的并不是没理,读书人确实是狡猾,看来真不能跟他多较劲,可是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明明是自己爬得最快,并最先到了树冠,头过了树顶,哎,要怪就只怨自己事前没有完全跟这两位读书佬讲清楚比赛规则。”
故事还有下文,项老师仍然生龙活虎,熟能生巧:“不服就还得来,比爬树不行,总还有其它办法。想来想去,还是因地取材,桃树用过了,桃子貌似还没有派上用场。说时迟那时快,有了,那就比吃桃子!读书人不是斯文人吗,斯文人爱面子,吃起东西来,斯文人要顾及吃相,自然吃不快,老子本来就一个大老粗,在吃东西这方面肯定能赢你们。”
故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项老师也是手到擒来,他能够非常细腻地把它们描摹出来:“小张同志以为胜券在握,便对关羽和老刘讲清楚了评分标准,这次是要一字也不拉地说,刚才的爬树不算,现在比赛吃桃子,最先吃完的自然是老大,第二个吃完的就是老二,最后才吃完的要乖乖当老三。小张刚才还是粗心马大哈一个,这回却想得挺周到,桃子谁来摘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三个桃子都一样大小,大家都是小买卖生意人,老刘贩鞋卖席不用称,但是小关卖绿豆和老子卖猪肉都有称,一样大小还不行,还得一样重。”
“有需要方便的同学可以自行外出,记得是轻声慢行,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讲到兴奋处,项老师顾不上是下课时间,一半强调一半解释说,“我不习惯思路中途被打断,所以,我们下课不休息还是继续上课,连堂讲完我会提前几分钟下课的。”
项老师讲到尽兴处,连自己也沉醉在故事当中,放佛自己就是一个旁观者:“关羽从园中的桃树上好不容易寻得三个大小差不离的鲜红桃,小张同志大摇大摆拿着他那把猪肉称逐个插着来称,可是称来称去,重量就是不一致,小张越称越生气,老刘同志却是越看越得意。‘小张同志,你的这个桃园是没有哪两个桃子是完全一样重的,更不用说是三个,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老刘洋洋自得地说。”
“张飞也只好放弃了这个办法,但是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俩,肯定还有办法。思前想后,张飞又开口了,说要比碰桃核,看谁选的桃核硬,最先碰烂的为三弟,谁的最硬碰不烂谁就是老大。”
“刘备被他纠缠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了,关羽见读书人老刘同志都答应了,自然也懒得跟小张再较劲,也只好点点头同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