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报道 (2 / 2)
“和谁换?”周文梁明显动心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省
来的口粮都会寄回家里,加上学校的补贴,一家人的生活也会宽松不少。不像后世,困难点的农村家庭,省吃俭用的供一个大学生,毕业还要自己找工作。哪像现在,一个月34斤的粮票,24块钱的生活补助,工作也不用家里操心,包分配。
“和同学换呗,女同学吃的少,和她们处好关系,大学四年能省不少呢”赵鹏飞其实是故意的,周文梁肯定想换粮票,又不善于交际,前世到大二,女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全,现在就要让他有方向的留意女同学。
“啊,那我再等等吧”周文梁没想到还要找女同学换,虽然学的文科,学校也是老牌的文科大学,女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但是一想到要和女同学处好关系,周文梁也是紧皱着眉头,一脸的为难。
“第一次来到首都,我想去转转,你和我一起去吧”吃完了早饭,赵鹏飞叫周文梁一起去溜达溜达。
“行”20岁的年纪要是在后世可能去过不少城市,领略过不少祖国的风光,但是现在的周文梁除了自己的村庄,别说燕京城,连县城都没有逛过。
“带上校徽,能少不少的麻烦事”赵鹏飞拿出了校徽别在了胸前。校徽是昨天一起发的。这个时候的人们警惕性还是很高的,居委会的大妈,在家主妇的老太太,看到眼生的人能盯死你,一旦有不轨的意向,立马大呼小叫,先挨一顿胖揍,在移交派出所。两人虽然不至于,赵鹏飞也不想生什么误会,还是准备齐全点好。另外带上校徽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嗯”周文梁也拿出了校徽麻利的带上。
溜达着走出了校门,赵鹏飞转过身来看着阔气的大门,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身上,使得他心中也充满了豪情万丈。是啊,谁能想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即将到来,谁能想到这个大时代的潮流能把华夏带到什么样的高峰。
大街上没有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不知道这时候燕京城有多少汽车,赵鹏飞是一辆也没看到。大一点的就只有公交车,还有带着天线的电车。这时候最流行的就是自行车,哪个少年郎要是骑着自行车,后面在带这个女孩,简直是倍有面子。
现在燕京的天空还是湛蓝的,空气中也没有弥漫着灰尘。再过个十来年,打工的,做小买卖的,就会一窝蜂的涌向这座城市,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建功立业,这和民族的人们将焕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走吧,往哪去?”周文梁看赵鹏飞站着不动说道。
“瞎溜达,咱俩也走不多远”
两人漫无目的的闲逛,从临湖路到到慈济寺,又从花神庙到圆明园,没有混凝土浇筑的大厦,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穿过了胡同大院,也见到了孩子嬉戏打闹。这个只能算作郊区的地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散发着能透入人心的异样光芒。
吃完了饭,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了。宿舍的人除了老三,都到齐了。老三是燕京的坐地户,要明天掐着时间报道。
五个人各自做完了自我介绍,赵鹏飞排老五,最小的于明比他小几个月,瘦瘦的,刀削般的面容显得有些冷峻。年纪最大的是李凯,28岁,家里有两个小子,大的九岁,小的五岁。剩下的都差不多大,周文梁是老二,老三没到。老四叫赵光明,个子不高,但是长得很壮。赵鹏飞是老五。
来到的五个人中,老大的家境最不好穿的比较寒酸,老二和赵鹏飞差不多,无产阶级贫农。老四,老六是城里人,性格却大不同,老四爽朗的性格,和谁都聊得来,老六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有些清高,重生而来的赵鹏飞知道老六就是这个性子,上完大学出国去了纽约,人品没的说。
这一屋子不能说谁之后混的最好,只能说都还不错,老大和老四走了仕途,一个管油,一个管电。风光是风光,可也是操心劳碌。反而老二是最潇洒的,下海捞了一笔就回老家了,天天钓鱼下棋,十分的惬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