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季 03 枫林红潮(上) (2 / 3)
巴士一路前行,佩里.帕特洛给李海蒂讲了许多关于瑞风学院以及学院外围的祥风镇的风土人情,他姐姐的家就在祥风镇内,过去几年他一有假期都会跑来找她,所以对这一带比较熟悉。
在穿过一段狭长的峡谷后,佩里指了指海蒂右侧窗外,提醒说她不会想要错过接下来的风景。
海蒂顺着他指的方向往车窗外望去,在碧蓝的苍穹下,一座如象牙般洁白的城镇在她眼前徐徐展开——由白墙灰瓦,形状如几何图形般简洁的房屋构成的建筑群,从东侧笋状倾斜巨岩柱末端的高塔卫城处呈放射状排布开来,鳞次栉比地构成以拱桥相连的多个平台片区,平台由自岩柱斜坡处立起的承重柱支撑,流水与绿植,喷泉与花园散落在各处,使城镇显得生机蓬勃。他们乘搭的巴士所行驶的公路,在穿过峡谷出口处的关卡后随即接上一条高架水渠——其顶端是宽敞的双向四车道,流水延绵的水道位于中层——水渠笔直伸向城镇,随后又一南一北分作两道环绕建筑群外围的弧线,最终于靠近高塔卫城处闭合,形成一个环绕全镇的圆环,从远处看宛如一圈环绕花园的栅栏。顶端离地数百米的高塔卫城整体形若灯塔,屹立在顶部呈菱形切面的巨大岩柱东角,塔顶直指蓝天,塔身中部建有数道由深灰色瓦顶覆盖的环状露台,层次分明。放眼望去,塔后方竖立着一墙极其壮观的月牙形瀑布,那湾在日照下银光闪烁的月弧足足包裹着学院城镇周边区域的一半有余,两端各与城镇西侧的弧形人工峭壁相接,形成一个环绕整片地区的巨型漏斗山谷。海水从一望无际的东瀚洋源源不断地流至瀑布上方,旋即飞流直下数百米,最终隐入笋状巨岩与瀑布间那环被苍茫水雾盈满的深渊。
“哇噢看一千次图片和视频都还是比不上现场看动人心弦。”海蒂情不自禁感叹。
“对吧,这可是全怀伊斯特幸存地所有前卫的活动中心,守卫行星物种多样性的白塔,祥风镇瑞风学院哦。”佩里似乎对自己能成为瑞风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
在学生处办过报到手续,在一位高年级学长的带领下,海蒂徒步前往自己被分配到的宿舍楼,沿路学长给她讲解了不少学院的概况。海蒂一边听着他的介绍,一边欣赏着沿途那些木制砖瓦风格的优美建筑。
进入宿舍楼,学长领她来到一处房门前,又再次确认了一下分配书上的内容,点头说:“嗯,没错,就是这。宿舍是按四人小队分配的,进门是公用客厅,两侧对称连着两个带卫浴设备的私人房间,你的队友可能已经到了,今后就和他们一起好好加油吧。我还要赶回去接其他新同学,那就先这样啦。”
感谢并别过学长,海蒂拿出门卡解锁房门,满怀期待地推门走向自己憧憬已久的见习前卫生活。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深冬,海蒂已逐渐适应了在瑞风学院的学习生活。这天,她正和自己所在的3班06小队的其它成员一同参加马晴娜教授的疫种生态课程。扇形的阶梯状教室内坐满了学生,马晴娜教授正在讲台前给大家讲解所有前卫的宿敌——疫种的知识。
“……正如前面所说,目前对于‘疫种起源于覆盖拉贝利亚行星超过百分之六十地区的无形之雾’这一假说,三大学派都无法给出直接的证据,然而,基于疫种自身会向四周散播混沌粒子,而这些粒子同样可以在无形之雾中被检测到,以及如果某个区域的混沌粒子浓度过高将彻底转化成无形之雾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推定,疫种和无形之雾之间至少存在某种间接联系。”
一位戴圆框眼镜的女生举起手想要发言,马晴娜教授点她的名字说:“藤堂同学,请讲。”
女生提出:“教授,但我觉得这些已经足够证明疫种是源自无形之雾了吧。”
马晴娜教授回答:“说得好,的确,目前学界也存在这种意见:虽然证据不足,但完全可以推定该假说成立。只是我希望各位作为未来的前卫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哪怕事情看起来多么像是那么一回事,我们依然不该忽视一些合理的疑点,比如说根据史料记载,无形之雾是距今三千两百多年前雷瓦利亚路西帝国进行位面削除武器试验失败的产物,在当时便覆盖了拉贝利亚行星的六成地区,仅余下怀伊斯特,罗西里亚和澳兰这三片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地区幸免于难,而人类和疫种初次接触则是在一百三**前,发生在澳兰幸存地东北部的麦克森开拓团覆灭事件。两者间有着不短的时间差,如果疫种真是前者用于进一步扩散的媒介,那么考虑到疫种群体异乎寻常的进化速度,为什么会在隔了这么长的时间后才出现呢?”
课堂上关于疫种起源的探讨仍在继续,但海蒂对这一切感到无趣,她想知道的是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消灭疫种,而不是它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类的像是哲学家才会思考的问题。她下意识地望向自己小队的其他成员,想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