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回 岭南 (1 / 5)
从泉州继续往西南沿海,没有成熟的城镇,遍布海湾岛屿、奇特美景,一直到广州,才到了岭南的中心。
楚浩拿着信,找到托管人,托管人给他推荐的向导却是一位来自大食的胡人,叫做拉赫曼。楚浩很是纳闷,难道胡人要比当地人更了解广州。
托管人见他迟疑,解释说:“拉赫曼是大食国后裔,被排挤出逃,十六岁就到了广州,在这里生活快二十年了。公子后面还要去琼州,拉赫曼经常往返广州和琼州,对沿途各地都非常了解,尤其熟悉海路。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讲京话,这个特长在当地人中很难找。”
楚浩这才将信将疑,带这位拉赫曼先生上路。果然,拉赫曼先生不光对风土人情了解透彻,精通地形和海路,他还绘制有岭南的全部疆域图,这点就足够让楚浩相信他的专业。
广州三江交汇,河道密布,水域面积宽广,连接岭南五管、东道和西道。港口船只云集,胡人和僚属船只很多见。有官办的学堂也有家族自己办的私塾,有些家族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其他大多是南越国的遗留。
楚浩读过杂书中所引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对岭南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物产、风俗、传说充满好奇和期待。
来到岭南,除了各种水果的甜味,就是菜的甜,而这种甜都来自甘蔗。甘蔗在岭南广泛种植,贞观年间经过婆罗国传来的熬糖法大大提高了蔗糖的品质,楚浩是想怎么样才能把这里的冰糖运到北方去。
他本来想沿西江到桂州、容州壮族人的聚集地去看看,向导阻止他说:“如果县男此次来是为了贸易,建议去五洲地区。向西高山林立,河流落差大,行驶很危险,况且当地基本都是自给自足,没有什么手工业,粮食产量也有限,多有未受教化的种群,语言不通,不值得去冒险。”
“交趾北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而文紫、天姿自然、文若罗珠、不磨不莹、彩辉光浮。海上要绕过雷州半岛,沿江经过内陆可以了解风土人情。”
“琼州也有南珠,没有必要非到交趾郡。县男到岭南,多是买进,没有注意到这里假钱风行。岭南多有不法之人、亡命之徒,在船上置铜炉,沿江而上,找偏僻之所,偷铸假钱,碰上凶多吉少,县男还是慎重。”
“当地官员不管吗?”
“岭南五品以上官员由朝廷选派,五品以下都在当地选,各种关系网络复杂,哪里有清廉为民的官呢?很多商贾就直接到都督府去告状,可天高皇帝远,都督府也不敢惹地头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敷衍应付。岭南商贾深受其苦,难以为继。加上海上僚人打劫破坏,多半只能依赖地痞。”
楚浩跟他深入了解了情况,研究地图,经过考虑决定沿海到雷州半岛东岸,然后穿过琼州海峡,绕琼州一圈,再北上琉球。
居住在雷州半岛的主要是百越族、西瓯、雒越人和僚人,文化生态还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半岛地势平缓,整体西北高,东南低,数不清的河从高处流入大海,沿海又有无数港湾和岛屿,不定时的涨潮会把一些岛屿和红树林淹没在水下,冬季雨水很少,北风到不了,气候宜人。当地人靠打鱼,种甘蔗、剑麻和葛为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