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一回 蓄意征兵 (4 / 4)
“有些地方,占据的成本要远大于放弃,高句丽故地分给新罗,一可以稳定边境局势,二可以减少驻扎军费,三可得到新罗朝贡,也让当地百姓有个喘息机会,安心耕种,减少饥民,朝廷也可以减少灾粮供给。这里外里差距之巨,朝廷怎么视而不见。”
“可你知道高句丽对皇后娘娘的意义吗?她处心积虑多年打败高句丽,彻底把军权掌握在手里,打击了官垄门阀,皇上这才能够站在权力中心啊。”
楚岳皱眉想着‘灭百济时为国为民着想的师傅,在京城的大染缸里浸泡久了,总是从武后和皇上的角度看问题,怪不得受到重用,步步高升。’
“如果刚打下来高句丽,就拱手让人,不光官垄门阀借机起势,各地的王爷们也会再次觊觎皇权,朝廷只要露出些许僵挺,顷刻间外患未除、内忧迫切。若皇权不稳,国家必将大乱,到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边境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这点儿倒是有理:“那没有兵、没有钱,师傅拿什么去跟新罗决战啊。”
“这也是我请你来的原因。安东都护府当地驻军肯定不能动,唯一可以调动的就是幽州李谨行的军队,他在安东已经跟新罗交战数次,目前军队正在整修。”
“大人要征新兵?”
“可惜军饷微薄,军功不值钱,一时筹备不齐。况且从内地征兵,训练起来时间长不说,到北方很难适应。若是能从当地整肃出一只队伍来,不光可以赢取几个月时间,军费也将缩减不少。”
“当地?高句丽当地贫民被那些流放的士族们鼓动着拼命暴动,从大唐新迁徙过去的居民,年轻力壮的差不多都被驻军整编了,哪里还有兵源啊?”
“有一个重要的兵源可以征调,需要你弟弟楚浩出面。”
“靺鞨人!”
“对,要知道李谨行就是靺鞨人,他的父亲突地稽就是靠战功才在幽州站稳脚跟的,他们两代人为大唐南征北战,立了军功无数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今靺鞨有两个部落内迁,若他们为大唐立了军功,雄踞营州指日可待啊。”
楚浩和淳嘉诺熙为靺鞨驻地努力几年才算稍加安宁,可现在朝廷大臣又要他们出来卖命换得地位,先不考虑楚浩听到这话会怎样,那两个部落的靺鞨人将作何感想,处在这种情形之下,靺鞨人能心甘情愿为大唐去当刀靶子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