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十二回 监运损粮 (2 / 4)
竟然真有那么两个水兵,水性不佳,在水里“噗通”着喊救命,楚浩立刻招呼身边的人去救。紧接着一阵瓢泼大雨,掉进河里的粮食是捞不回来了,这会儿能做的就是稳定住剩下的船只,做好防雨措施。
楚浩冒着雷雨在船头指挥各个船奋力划桨,停靠回刚离开的河湾里,等他们停好船,雷电更加密集,雨也下得更大了,迅速上涨的河水和通济渠过来的强劲水流,把刚才翻了的几条船,冲得无影无踪。
一直到过午,大雨才停,楚浩在码头借到两艘空船派人向下游去寻找失落的船只,等了半天的时间,只打捞回一艘,而且损坏严重,至少需要几十个工时整修。楚浩无奈只好放弃,第二天带剩余船只出发。
一路无话,到达洛阳交接督运铜符,由洛阳当地的督运分拣转运到长安。楚浩交差之后,坐船返回长安。
同船的顶头上司是执失思力和九江公主的儿子邵武校尉执失奉节。执失思力是东突厥的名将,后来投降唐朝,成为太宗皇帝的亲信,升任左领军将军,太宗还把妹妹九江公主嫁给他。
执失思力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楚浩听父亲讲起过贞观十九年执失思力在下州诱敌深入大败薛延陀,对他很是佩服。永辉年间,执失思力因高阳公主谋反案受到牵连被流放,后来虽被任用,但是再没有回过京城。
楚浩上任时就知道他这位上司的来头,只是当时他在洛阳,楚浩从兵部直接接到命令从长安出发,没能见面。不想自己翻了船,回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不免有些尴尬。楚浩没有解释,也没有推卸责任,听候发落。
执失奉节操着不太标准的长安平仄口音,让人很容易亲近。他有着突厥人特有的长相:小眼睛,方额骨,大脸短项,身材魁梧,说话确有着皇家的风范和教养:“我走过两趟江南,知道一路的艰辛。不过丢了两船粮食,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罚你两个月军费就算了。只是我听说今年恰逢官员考核,回长安那一关可不怎么好过。”
楚浩喜欢有想法的人,不禁对他有莫名的好感。他直接说了处罚的办法,没有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还给楚浩提了个醒。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马,突厥人对马的理解,是楚浩以前从没有想过的角度,他们对喂养、训练马匹的见解非常新颖,尤其在打仗时对战马的状态、集结调配,让楚浩大为钦佩。
楚浩带骊龙在军中这些年,能深刻感觉到它情绪的变化,需要专门有马童陪它,否则骊龙与其他马匹根本没有办法相处,当然大部分士官都带专属马童。但在特殊情况,马匹必须集中安置,难免会出现群居问题。执失奉节从马的习性讲了很多巧妙的办法,新奇而实用。等船到达长安,他们已经如老友一般熟悉。
与执失奉节的相识让楚浩犹豫是否辞职的。几年来,生意上事务他大多已经放手,李林和范签、杨卫州、杨一山几位都很力,下面大正、二正和南瓜头,也都能独当一面。
楚浩不停思量着进退,到了考核官面前,见礼,交出粮簿,没有注意考核官是谁。听到执失奉节带着特别尊敬的态度给他介绍,他才抬头注意到堂上坐着的官员穿着赤色官服,头戴棕色拢纱官帽,官帽下垂着赤色的飘带,说明他的官阶应该在三品以上。
这位大人一定超过了七十岁,透过纱帽可以看到他的头发大多都白了,银白的胡须飘在胸前,被赤红的袍子衬托的很鲜明。面容一看就是经过官海沉浮的沧桑,却不失威严从容。
楚浩想:老成这样子不也挺好吗,一辈子鞠躬尽瘁,为国效忠。而心里另一个自己告诉他,他向往的是广阔天地,而不是拘谨在官场里。
考官仔细翻看着他的督运簿子,看完后合上说:“监运损粮,考中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