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八回 都里 (1 / 3)
楚岳翻看金俊光的文书,文书多次提到一个地方—-都里,他想不明白个中道理。
新罗在高句丽的东南,而都里在高句丽中部沿海、平壤正东与大唐的蓬莱隔海相望,是大唐到高句丽海路最近的距离。高句丽的泉男建与位于半岛南部的新罗做交易,居然跑到高句丽东部边境,也太奇怪了吧。
楚岳仔细辨认里面出现的地点,货物确实就在都里。具体货物都用特殊的字符表示,不知道是什么。如果泉男生对这批货物这么感兴趣,那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会不会文书里面故意声东击西,实际交易就在高新边境?
楚岳仔细再把一摞文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一个签名让他觉得匪夷所思。因为不管高句丽、百济还是新罗都使用汉字,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字体、意义和发音都有变化,但是这三个国家的人名,除了特殊的几个偏旁有些不一样,全都是使用最规范的汉字。
文书上一个叫做李绿水的签字,绞丝旁写的很完整,而半岛三国的人都会把绞丝旁下半部分省略掉,由此楚岳断定李绿水一定是个唐人。
如果有唐人参与进来,关系就复杂了。泉男建有武后支持,没有必要与唐人做普通生意;新罗与大唐结盟,跟唐人做生意不需要冒死跑到高句丽。那么可能只有一个:新罗出面与唐人交易,转而把货物卖给泉男建,从中赚取暴利。能谋取暴利的货物一定是兵器或是盔甲。
泉男建有唐朝支持,也受唐朝控制,那他秘密从新罗购买兵器装备军队一定另有所图!
货物的交易定在十一月初。高句丽的地图楚岳熟记在心,从开城走陆路绕道到都里约一千五百里,海路则近了一半。然而高句丽没有大船直线到达,小船不能渡海仍然需要沿陆地换乘。
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楚岳决定冒险从戒备森严的陆路走一趟,他安排随从李子建回百济,给刘仁轨带口信,只带高岩一个人跟他一起去往都里。
虽然有泉男建的过关文牒,楚岳还是以防万一,快马加鞭绕开平壤城,贴着海岸线赶往都里。
手里的地图粗略,错误很多,楚岳沿途边走边记,晚上挑灯用自己特制的符号把地图仔细画下来。
过了竹山,巨大山峡难以翻越,他们只能向北绕道泊汋城。到了泊汋城,楚岳在城外租住在一家农户闲置的房屋里,让高岩留在那儿看马,他自己乔装进城。
进到城内,楚岳查找城防的时候,竟然看到了扶余丰!在百济白江口之战中,扶余丰就是从楚岳眼皮底下溜走的。看到他,楚岳全身的神经都警醒了,不过当下抓他或是杀他都有可能坏了自己的大事。楚岳不甘心地跟着他,查明了他的住处,摸清了这里的边防,正打算离开。谁料泊汋城突然全城警戒,他出不去了!
在城里耽误久了,楚岳怕高岩耐不住性子出来找他。正当他寻找防备薄弱的地方准备突击出去,一辆带着巨大伞盖的马车从他眼前一闪而过,这么高规格的马车,楚岳在百济和高句丽都没有见过,看来是大人物来了,他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凭站岗士兵脸上的紧张情绪,楚岳断定他的判断没错,马车上的人一定非同一般。
等马车过去后,街上才允许行人走动,楚岳观察到有一个特别的宅院岗哨最多。他走过去转弯到了另一条街上,正巧扶余丰的马车迎面驶来。楚岳在他的住处见过他的马车,心急想要跟过去,走了两步又停下来,‘不行,没有稳妥的计划,不能贸然行动’,楚岳告诉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