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三回 车到山前 (4 / 7)
“我先紧着轻便的活做个试试吧。”
彭氏木材厂和木工作坊的规模,在齐州没有第二家可比,坊里上百人各司其职,在一个个工棚里干活。
齐州是辽东木材的转运站,木材被砍伐下来,运到这里经过加工处理。然后运往洛阳、长安及沿途。
楚旷在长安负责油漆绘画家具,他一看坊里的顶级木材和一些家具的式样就知道这些大多是皇家供货,看来洛阳东宫的工期要提前。
阿朱安排楚旷熬制鱼鳔,虽有些气味,却相对轻巧,冬天守着炉子也暖和。齐州离东海较近,可以买到上好的鱼鳔,熬出来的胶远近闻名。楚旷以前知道什么是鰾和鱼鳔,但是不知道怎么熬鱼鳔胶。他饶有兴趣地按师傅吩咐的步骤,看着鱼鳔在石锅里变得粘稠。
冬天,从渔民那里买来当年晒干的米鱼鱼鳔,用剪刀剪成细小的块,泡软,捣碎,熬制。楚旷负责把干鱼鳔细致地剪成小块,另外的几个伙计负责用石舂砸鰾。砸鳔胶非常累人,砸得时间越长,出得胶就越好,机械动作消耗体力,也容易使人厌烦。楚旷则不然,只有白天的身心俱疲,晚上他才能睡得安稳些,而且干硬的鱼鳔变成粘稠鳔胶的过程,也非常吸引他,他用心注意熬制过程,感受着变化。
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老伙计循规蹈矩,理所应当照做,每天习惯性地干着千篇一律的活,没有人想要改变。
干鱼鳔原来都有冷水泡,时间久,而且容易有干块泡不开。楚旷则试着用温水泡,效果很好。之后他又试着把泡好的鱼鳔放在锅上蒸,发现效果更好,不但减少了砸胶的时间,而且出胶质量高。宫廷用的鰾里面加了松香,只是什么时候加、加多少,师傅从不透露。楚旷一有时间,就少用些鱼鳔,添加松香,实验熬制,不久便掌握了要领。但是他不揭穿师傅,仍然按照他的吩咐做事,木工师傅们却发现新熬的鰾越来越好用,出货也越来越多。
***
大雪没有停的意思,正好可以掩盖车马走过的痕迹。逃亡的车队从几座荒山里穿行,艰难寻找着可以通过的山涧。眼前已没有一点路的痕迹可寻,密集的灌木和杂草高过马头,根本没有办法通行,只能在冰封的河道上前进。
七八天后,在连绵的山脉前面,经过一天的寻找,向东绕行了几十里终于发现可以通行的隐秘峡谷。过了峡谷,来到一片稍微开阔的平地,但是前面十几里又横亘着高不可攀的大山,而且人眼所能及看不到边际,仿佛走到了天尽头被它挡住了去路,再也过不去。怪不得这里不设关卡,雪山就是最好的防御。
雪山上都没有标着名字,人在巍峨的山峰下显得是那样渺小,行进在群山之中,谁又知道哪座是他们要找的雪山呢。
不管是不是金诺雪山,前面已经无路可走。车上的米很快就要吃完了,马也很多天没有好好进食,明显消瘦下来。
晚上睡觉,楚涛总能听到狼叫。他这两天想明白了,当穿过峡谷看到对面的山脉,便特别确定地告诉家人那就是金诺雪山:“早年在高句丽作战,我在地图上看过,肯定就是这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