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生财之道
此时已是深夜,王云请陶黎坐下,再让人上了些茶点和茶水上来,陶黎倒是大方就坐,也不拘谨。王云道:“陶公对我讲的生财之道,我深有同感,仅仅依靠我乌龙山耕种,自给自足,的确十分艰难,不瞒陶公,便是此次前往蛮国买马,三执掌过去都没有带够足够的银两。我也正为此愁眉不展。”
\t\t陶黎微微一笑,道:“不知道二执掌可有好的解决之道?”王云想了一下,道:“如果向清风郡百姓征收税赋,那必然会导致百姓负担加重,而且一旦收税成为风气,导致的结果就是税收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些官员,可能会中饱私囊,巧立名目,那和越国朝廷又有何区别?但是如果不征收税赋,我乌龙山经济来源又实在太少,唉!实在是艰难,不瞒陶公,即使是明日即将开放的文武学堂,也是我之前从大晋带回来的银两,乌龙山如今库房空虚。”
\t\t陶黎道:“二执掌心系清风郡百姓,实乃仁君。只是生财之道,也不一定要征收税赋啊!”王云喜道:“还请陶公指教!”陶黎道:“敢问执掌,你认为是粮重要,还是银两重要?”王云沉思片刻,道:“粮重要,倘若缺粮,再多银两也是无用。”陶黎笑道:“那执掌可曾见过在灾年饿死过富人?倒是种田之人饿死不少,不知我这样说,执掌还是认为粮重要吗?”
\t\t王云再次想了一想,却是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便疑惑的看向陶黎。陶黎喝了口茶,道:“其实,粮和银两都很重要,拿粮来说,我清风郡历年来都能自给自足。家家户户中,也都有存粮,即使遇到灾年,也基本都能勉强度过,但是银子呢?人不能天天只想着吃饱,那只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吃饱了还得穿衣吧?偶尔还要去听个戏,喝个酒什么的吧?这些都不是粮食就能解决的,这些需要银子。而银子主要在谁手中呢?”陶黎继续道:“大部分的银子,并不是在各国的国库,而是在商人手中,其次就是各国国库,再次是地主,最后才是老百姓手中。可是,商人也是最没国家归属感的人,很多商人来往于各国之间,一旦在一个国家被收一笔重税,立马便会转投另一个对他有利的国家,如此一来,往往得不偿失!”
\t\t王云认同的点点头,但是,如何让商人自愿将银两交出来,不通过赋税,还有什么办法呢?王云也是想不出办法来。陶黎接着道:“比如,从俄国运来一批小麦,俄国需要一两银子百斤,到了我清风郡,可以卖出二两。但是磨成面粉,可以卖出三两。如果做成面条出售,则可以卖出十几两。这中间,需要的人工、运费等费用大约是四两,一百斤麦子可以净赚十来两,但是,中间税收要五两,而且出入各地关卡需要打点大约需要一两,路上匪寇打点还需一两,这一共算下来,只剩下二三两。而且商人也要生活,同样有各种开支,这样,在清风郡也就基本上买不到小麦或者面粉,只能吃到面条了。也就导致了商人看上去有银子,但是大部分银子都是准备用来进货的。”
\t\t王云再次点头,这也难怪,各国对商人收税都十分的高,各国都认为,要想国家安宁,必须重农抑商,这样,才有足够的老百姓耕种,国库才能不缺粮。
\t\t陶黎道:“商人现在真正最大的支出,第一是税收,第二便是路途之中,各地官员和匪寇的层层剥夺,而且商人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导致很多商人聘请大量的看家护院,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在此想想办法,应该能够让商人心甘情愿的拿出钱来充实国库。”
\t\t王云双目注视着陶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陶黎道:“乌龙山兵强马壮,高手众多,如果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用来保障商人路途的安全和减免不必要的开支,让商人出钱,绝对是两利的事情。再则,如果这里面商人出的钱足够,还可以适当减免商人在清风郡所缴纳的赋税,那么天下商人必定蜂拥而至,寻找乌龙山作为保护,便可收纳更多的银两,而如果清风郡的商人多了,那消费也必然大量增加,老百姓便能拥有更多赚钱的机会,只是,如此一来,和各国推行的重农抑商实在不符合,所以,才需要而执着决断啊。”
\t\t王云道:“此法甚妙,只是具体细节太多,等明日各大学堂开业之后,我邀大哥、三弟,还有东方先生于你共同商议,你看如何?”陶黎大喜,道:“如此甚好!”王云道:“今日已晚,便请陶公先在此处休息,明日再同我等一起参加文武学堂的开业庆典。”陶黎当即谢过,便有乌龙山将士引领陶黎前去休息。
\t\t第二天,十所文武学堂同时开业,王云任学堂总校长兼武学堂校长,东方谨任副校长兼文学堂校长,凡是五岁以上二十以下的人,都可以前来接受学习,分为初级和中级学堂。初级学堂共九所,分布在清风郡各处人口密集之地,主要教授识字、数算、天文地理、道德礼仪等知识,同时教授基础的外功修炼之法,初级班暂定为学习四年。中级学堂在乌龙山,由王云和东方谨亲自坐镇,主要教授兵法、刑法、诗词等知识,同时教授内功修炼,中级班暂定为学习四年。前来学习之人只要自付食宿费用即可,其他不再收取费用。
\t\t一时间,报名之人络绎不绝,很多老百姓,一辈子也不认识几个字,现在可以免费学习了,怎么能不激动?更有多少少年,梦想着成为绝世强者,可惜无人教导,求学无门,现在同样可以免费学习,当然更加不能错过。在开业当天,九所学堂便被报名之人填了个爆满。只是,都是初级学堂,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往往十七八岁的也和五六岁的小孩在一起学习,倒是让人看了有些啼笑皆非。
\t\t王云参加完开学典礼,便带着东方谨、陶黎等人回到了乌龙山,令人请来了杨震天和高兴,虽然两人都是刚结婚的人,听见王云有事来请,都赶了过来。王云将陶黎介绍给众人,并将陶黎的想法和几人一说,众人都表示赞同。
\t\t高兴道:“我可以抽调部分人马,组建一个最大的镖局,专门保护在外经商的人。”陶黎摇了摇头,道:“那和我们自己请镖局,又有何区别?”几人一想也是,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t\t这时候,东方谨微微一笑,道:“我们可以在各国都建立一个基地,人手分配几百到几千不等,让商人们也组建一个商会,一旦需要长途出行,便先告知商会,再由基地派专门的人员护送,而且,一旦在哪个国家发生意外情况,可以直接由基地派人出面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由乌龙山派人解决。如此一来,商人只要加入了商会,便会得到基地最好的保障。如果资金充足,甚至可以在一些商贸频繁的地方设立专门的分基地,最大限度的保障商人得到公平的待遇。而且,我们可以派出使者,使得基地的行为尽量在他国合法,这样一来,各地关卡也不会再出现中途再收一笔的现象。”
\t\t陶黎站了起来,激动地道:“如果真能做到那样,银两绝对不是问题,我相信所有在外的商人都希望加入到商会里面来。”东方谨继续道:“而且,我们可以降低商会在清风郡的税收,每年只需要缴纳一定的会费,便可以成为商会一员,而且必须要是清风郡的人,才能加入商会,如此一来,他国的商人必定会大量来我清风郡定居,我们虽然降低了税收,但是却能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我清风郡,税收总量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几人同时点头,对东方谨的提议实在是佩服得紧。
\t\t陶黎道:“我们还可以在商会设立专门和基地对接的人,这样的话,效率自然又会提高很多。如果真按照东方先生所讲来进行的话,我愿意现在就去牵头,说动清风郡的商人纷纷加入商会,第一笔会费很快就可以筹集。”东方谨道:“不忙,现在才刚开头,一次性要在所有国家都建立基地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先挑选部分清风郡商人经常会去的国家建立基地,这样一来节约银两和人手,来也能更好的集中精力,确保商人的安全,等到商会壮大,再逐渐扩大。”陶黎想了想,道:“我可以先把商会组织起来,再按照大家的意思,挑选三个国家,到时候基地在那边的开支,可以由我们商会来负责承担。”王云却是摇头,道:“我们的开支,必须是我们自己来承担,这些不能加在商人们身上。”陶黎更是大喜,道:“给我十天时间,我便能说动清风郡大部分的商人加入商会,到时候再推选出几名代表,来找二执掌确定国家名单。”
\t\t王云自然答应,陶黎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等他走远了,高兴疑惑地问王云:“二哥,为何不让商会负担基地的开支呢?”王云沉思不语,东方谨笑道:“三执掌,有句话叫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如果真的都是商会负责,只怕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地,最后变成商会的了。”高兴恍然大悟。王云回过头来,看着高兴,道:“再组建一个秘密部门,专门负责重大情报处理和一些不好处理的突发事件处理,跟随基地分散到各国去。这个部门要求绝对的忠心,宁愿人少一些,也不能乱收人。”高兴问道:“这又是为何?不是有基地了吗?”王云道:“基地的人要讲道理,在他国要遵守他国的律法,而这个部门不需要,实在处理不了的事情,再交由这个部门处理,这个部门要绝对的保密。”高兴认识到了重要性,当即点头。
\t\t杨震天道:“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尽快把这件事情做好,陶黎说十日会有结果,我们在十日内,也应该准备好相应的人手,这次去他国,人数都只有几百,所以,必须个个都要有武艺在身的,而且负责人,必须要八脉全通的高手坐镇。这样才能安全,而且,我们要提前派出使者,向要去的国家提前讲好,不要一过去就被别人当成了奸细。”几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t\t东方谨道:“使者人选,我倒是有一个,此人交游广阔,到过十数个国家,不少友人都是当地名人。”王云笑道:“那岂不是和东方先生你一样了?”东方谨笑道:“虽然不是我本人,却是我的弟子,名叫荀章,如今就在清风郡,此人游说水平,已经青出于蓝而甚于蓝了。”
\t\t王云更是欣喜,道:“东方先生如此高足,居然委屈他做一名初级班老师?”东方谨道:“玉不琢不成器,此人虽然见识有了,但是有些事情经历的太少,等他再过两年,我会再向三位执掌推荐。”
\t\t王云如今最为看重的便是人才,如东方谨这类人才,能够再来几位的话,何愁清风郡不大兴?当即非常满意,让顾杰提前准备数份礼品,以便到时候荀章使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