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东施效颦 (2 / 2)
\t\t王云见蛮军跑散有十之七八,剩余蛮军不过数万人,直接令大军围城,带来的四十万大军,将此城团团围住扎营,一来防止逃兵回转,二来防止蛮兵出城求援。
\t\t此时达尔巴昏迷,塔尔骨站了出来。他思来想去,论兵法,他不及王云多矣,论武力,对面一个倪胖子就能战平自己,况且平北军兵马是己方十数倍之多,硬拼和死守都绝无幸理,倒是想到了一个人:王卓。此时的王卓整备关押在城内,这是个贪生怕死之人,塔尔骨只是稍微恐吓,王卓立马老实得和各孙子一样。塔尔骨道:“我本欲放你归去,奈何那王云咄咄逼人,居然直接打到我蛮国境内来了。”此时王卓只想活命,连忙道:“如果将军真愿放我回去,我立马通知我父亲,想办法让平北军退出蛮国。”塔尔骨斜眼看着王卓,道:“你能做到,我放你自由,你做不到,那你就只好葬身草原了!”王卓吓出了一身冷汗,赶忙答应。
\t\t王卓立马修书一封,用信鸽传给宰相,将蛮国要求之事细细告知。宰相无奈,知道要让王云退兵,皇帝必定不会答应,只得再次召集党羽,商议对策。众人尽皆无计可施,忽然马大人道:“属下识得燕云山匪寇之首,燕云山匪寇,当为我大晋之内,最强最大的匪寇,如若我等以粮草、兵器、铠甲资助,必然可在短期内扩大势力,再令其大肆作乱,我等便可进言皇帝,要求平北军速速归来剿匪。”众人皆赞此计甚妙,当下,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有出黄金万两的,有出白米数万石的,一时之间,统计到的数字,居然比平北军的物资还要多,马大人立马离去通知匪寇。
\t\t且说王云大军围城,也不急于攻破,每日只是操练兵马,同时派出军士,四处播撒狗舌草种子。
\t\t又过了数日,大晋国内有燕云山匪寇大肆作乱,连同数郡匪寇一起,合计共有六七十万人,居然打下了一个郡,作为大本营,距离京城不过五六百里,满朝一片慌乱,宰相进言道:“今国内匪寇横行,还请陛下早起大军,扫荡匪寇,以安民心。”皇帝道:“如今北方正在用兵,临时组建兵马,缺兵少将,难堪大用,众爱卿有何良策?”众人皆是沉默无言。
\t\t马大人上前奏道:“启奏陛下,平北军既已拿下镇北关,何不令其返回剿匪?平北军能征善战,必定能够马到功成。”
\t\t众大臣齐赞此计甚妙,请求皇帝下旨。正议论着,有太监走到皇帝左侧,道:“平北军战报。”皇帝点头,道:“念!”太监打开战报,高声念道:“启奏陛下,今有蛮国,意图劫掠我大晋,被我平北军打退。又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以小人手段虏去我宰相独子,军师王卓。其行可耻,人鬼共厌之。我平北大军,兵指蛮国大都,愿陛下恩泽,尽诛贼寇!一战于镇北关外,用火牛阵破敌,歼敌数十万,俘虏数万,蛮军四处逃散。二战于蛮国境内五百来里,敌军援军合计百万之众,而今只剩不到五万人。此乃陛下洪福齐天也!平北军必于数月之内,直达蛮国大都。”
\t\t太监念完,全场寂静。皇帝听得这些消息,倒是稍微露出点喜色,但是一想到燕云山匪寇,又皱起了眉头。
\t\t宰相道:“攘外必先安内,虽然蛮军用小人行径虏走我独子,但是燕儿云贼寇之事甚大,臣认为还是先召回平北军,安定国内,明年再出兵北伐为妥。”皇帝皱眉不言,心中也在思量,召回平北军,则好容易打下的大好局势必定毁于一旦。而不召回平北军,燕云山贼寇又确实凶狠,为祸四方,而组建新军,临时征集,尚未训练,短时间也定然难以上战场,一时难以下定决心。便把目光看向张御史,毕竟此人乃是王云曾经的主人。
\t\t张御史无奈,只得上前一步,奏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平北军能征善战,主帅王云更是善于谋略,何不询问王云的意思再做决定?”宰相立马反驳道:“此去蛮国境内,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便需十数日,为时晚也。”
\t\t皇帝道:“平北军若是回返,大军行进,需要月余,岂不更是耗时良久?朕听闻宰相驯养得有不少信鸽,三两日便能传达消息,此时国事危机,还请宰相征调几只,以做军用。”
\t\t宰相不敢拒绝,只得答应,皇帝当即亲笔修书,令快马携带数只信鸽,直往平北军送信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