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兄弟别离
镇里的人听说有人卖身,倒也凑热闹的跑来不少人观看,不一会儿,王云身边挤满了人,不过,在这个年代,能养活自己的那都是非常不错了,哪里有钱来买个人啊,所以看的多,议论的多,同情的有,冷嘲热讽的也有。王云心里只想着如何救大哥,至于别人怎么说,权当未听到。
\t\t时间慢慢到了中午,围着看热闹的人也散开了不少,只有零星几个人在不远处打量着王云,灼热的太阳光正照在了王云身上,连影子都缩在身下不敢露出头来,王云显得特别的渺小。一阵喧闹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那是一队整齐的骑兵,约有几百人,骑兵中间,四匹枣红色骏马拉着一辆宽敞的马车缓缓而过,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在马车之中。突然,马车中的男子轻声开口,“停!”,外面传令兵的声音便高声响起:“停!”整个队伍在一瞬间便停了下来,连马匹都没有乱动,一看就知道是支及其精锐的骑兵。
\t\t马车中的中年男子好奇的看了一眼王云,对传令兵吩咐:“带过来!”王云便被传令兵带到了马车前。男子好奇的问王云:“你可识字?”王云看有这排场的人问自己,便想到大哥有救,连忙答道:“回大人,小人识字!而且数算之道也会一些,诗词歌赋略懂!”中年人哈哈笑了起来,“你一个毛头小子,能会这么多?”“回大人,小人自幼随父亲学习,父亲文学在本国内也小有才名!”中年人笑声收敛,道:“我问你两个问题,若都答对了,便随你救你兄长一命!”“谢大人!”王云心中欣喜。
\t\t只听那人道:“我问你,大人阅兵,三人成行,余两人;五人成行,则余三人;七人成行,余五人。问:最少有多少士兵?”王云小时候常听父亲与人畅聊,天文地理数算等等本就是强项,只片刻间,王云道:“最少六十八人。”那人又问:“为何?”王云笑答:“此数算有句古诗,诗曰: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二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余数分别乘以诗中数字,再除两个百零五,刚好是六十八人。”那人满意的点点头,道:“不错,算是聪明。我再给你出一题,你以你现在的情况作诗一首,合格我便救你兄长。”
\t\t王云略作沉思,娓娓道来:“父损军中无尸骨,回京漫漫路全枯。百死难报兄大恩,只愿丹心照肺腑。”王云又道:“小子才疏学浅,污了大人视听!”那人微微点头,“才学尚可,我今日就买了你的身,以后可不得反悔!”王云连忙点头应是,“走吧,去救你兄长!”
\t\t王云连忙带着整队人来到破道观,一名军医来到杨震天身边,稍微一把脉,又仔细的检查了左肩的伤口,沉思片刻,道:“性命无碍,只是左肩伤得太重,又时间过晚,今后可能会有疤痕留下。”王云忙道:“求医师救我兄长,大男人身上带点疤痕,不是什么大事!”军医点头,小心的取出一瓶药粉,倒在杨震天的伤口上,又抓了些草药让人熬成药汤,王云扶着杨震天顺着喉咙喂了进去。等了片刻,杨震天悠悠醒来,看见这里如此多的人,而且这些人都是军旅打扮,也是好奇的问王云。
\t\t王云后退两步,单膝跪地,深深一躬,道:“兄长伤势极重,小弟实无他法,唯有以身相卖,方才救得哥哥性命,今兄长伤势好转,小弟也该于兄长道别,无论身在何处,结拜之言,如历历在目!”
\t\t杨震天瞪大双目,怒喝道:“二弟,你糊涂啊!大好男儿,怎能随意为他人之奴?”王云唯死咬嘴唇,任凭杨震天如何痛骂,只是不再发一言。稍后,杨震天也不再骂了,向军医道:“敢问贵军是何番号,今后吾若是找寻吾弟,当去何处寻找?”中年人的声音远远传来:“大晋国,御史大臣张正远,若你能来,就到我家找你弟弟吧!今日停留已久,准备启程,去个人把镇长叫来,代为照顾几天!”说罢,声音便是远去。
\t\t王云起身看向大哥杨震天,想起这数日的经历,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兄长珍重!”
\t\t杨震天知道事已不可违,亦只能躺在门板上,道:“二弟珍重!”千言万语,千叮咛万嘱咐,最终也只能换来这四个字。
\t\t王云深深看了大哥杨震天一眼,再不停留,紧随队伍而去。镇外,那张正远御史对王云道:“可能骑马?”王云点头答是,既然身已卖,母亲暂时无法侍奉,只能做好奴仆本分。张御史让人牵来一匹马,王云翻身而上,同着队伍,浩浩前行。
\t\t一路走走停停,一连走了十余日,这日,来到一座关卡之前,传令兵一马当先,手拿一道令牌,大声道:“大晋国御史张正远,出使越国!今预回归,速命守关将领,速开城门,迎接御史!”不多时,只见关卡放下吊桥,一名白盔将领带着数名武将出现在吊桥上,张御史命队伍前进,不多时,便越过那将领。那将领带领众将相随至关内。
\t\t关内,一片宴席已经设立好,张御史高坐主座,将领等人相陪。王云只是御史奴仆,在厅外于骑兵们一起开席,一桌酒菜,鸡鸭鱼肉全部都有,还有别的不知道名字的兽肉,一桌不过十二人,但是菜品居然足有十个,这令王云瞠目结舌,即使在裴大将军府,王云也没见过如此铺张浪费。只听一名骑兵说道:“这越国还真是穷困,一桌酒席,居然才十个菜一壶酒!”王云心里顿时乱如麻,这还不高档,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究竟又是如何高档。足足吃了半个时辰,王云抹掉嘴上的油,只感觉肚子已经撑不下去了,因为他足足吃了四大碗小米饭,那平时根本就无法迟到的小米饭!
\t\t跟着队伍去了营寨,随后安寝,王云觉得今日算是把一辈子的年都过完了。稍后,又想起自己远在京城的娘亲,可能已经知道父亲离去了吧,不觉又十分伤心,自己的那位兄长,应该也好全了吧。杂七杂八的想了许多,也无法入睡。正胡思乱想间,只听有放哨防卫的骑兵喝道:“谁?”只听一道声音高呼:“守关小将裴勇,求见王参军之子王云!”王云立马跑了出去,只见来人不过二十多岁,一身盔甲,双目炯炯有神。王云依稀记得这人曾和父亲共同秉烛夜谈。便道:“裴叔叔,云儿在此!”裴勇领着王云稍微远离一些,便是问道:“你为何到此?还在大晋国行伍之中?”王云泣不成声,把这段时间的遭遇全部到来,裴勇长叹一声,“今你为大晋国御史之奴仆,便是吾皇开口,恐也不好更改,一切皆看你自身造化了,我越国,仰望大晋国多矣!便是皇子,也在大晋国之内无力接回!尔之母亲,我回大将军府会多加照料,你放心的去大晋国吧!”王云也不是承诺不兑现的人,既然答应卖身救兄,便绝对不会反悔,便拜托裴将军回去定要多照顾母亲。
\t\t翌日,张御史带领随从,出了关卡,便是一路直奔,又是数十日过去,终于见到一座大城。这一路行来,王云身心巨震,大晋国之村庄,亦是人烟无数,村内房舍,远胜越国城镇,至于城池,更是庞大无比,一条条护城河如一群蜿蜒的巨龙,守护着重地。眼前这座大城,便是大晋国京城——蟒城,传说,蟒城市一条吞天的巨蟒被强者斩杀,落地于此。城外,只见城墙高达数丈,无数精兵站立其上,城门耸立,数十精兵正在检阅行人。
\t\t作为御史大人,这支队伍很轻松便到达了城内,一眼看去,茫茫无数的行人行走在各街道,无数的店铺更是无边无际,城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如同是瓢泼大雨的声音,什么都听不清,却又多的出奇。这个景象,王云连想都不敢想过。随着队伍行进半日,来到御史府,只见四名家丁打扮的壮汉守门,御史府占地里许,庭院不计其数,听着家丁的介绍,王云只得跟紧脚步,生怕自己迷路其中。家丁介绍了御史府的一系列规矩,将王云带到一处小院,道:“院内有四间房,除你外,还有三人,年龄都是十到十五之间,主要是陪少爷小姐读书的书童,按照老爷的意思,以后你就是七小姐的伴读书童,府中规矩,不得违背!明日开始,便早起去陪七小姐读书!”说着,家丁又递给王云一块令牌,这个是身份的象征,王云忙道谢接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