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举荐 (1 / 4)
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9月18日,宋宁宗赵扩在福宁殿去世,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统治,终年五十七岁。赵扩病危时被立为皇子的赵昀继位,后世称宋理宗。
此时,刚刚登基还不到二十岁的皇帝赵昀在福宁殿坐定,他右侧的帐幔后面似乎站着一个人,只听皇帝说道:“如今朕虽然已经登基,但天下还不安定,今天让你过来,是因为眼下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办……”
可还没等皇帝说完,帐幔后面的人便说道:“皇上,您所担心的事情史大人早就已经安排好了,而且史大人还告诉过我,说我们以后只听他的吩咐就可以了。”
那人说完笑了两声,然后便从后门离去了。皇帝显然十分不悦,只见他看着自己面前案几上的龙头镇纸,似乎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皇帝赵昀来到了皇宫的勤政殿,竟发现有一些奏章送到了自己的案头,他赶快坐在椅子上,拿起了一份奏折。这时,跟随他过来的大太监王宏恩走到了案几旁边,微笑着看着他,似乎在等候着皇帝的吩咐。
赵昀赶快掩饰住自己内心的喜悦,迅速放下手上的奏折,并且脸上显出颇为吃惊的表情,说道:“朕不是说了让史卿家多替朕看奏折吗?怎么还是有这么多的奏折送过来呢?”
大太监王宏恩看了看皇帝的样子,然后笑着说道:“史大人平日的事务实在太过繁忙,这些奏折里面说的都是一些小事,史大人想让官家尽早开始理政,所以就特意让人送过来了。”
赵昀明白呈上来的这些奏折史弥远全都已经看过了,心中十分不悦,但他还是抬头对王宏恩笑了笑,然后说道:“史卿家真是费心了,明日朝堂上朕要好好地赏赐他。”
赵昀看了几个奏折之后,感觉十分乏味,因为这些奏折果然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完全没必须上奏到朝廷来,直到他看到了其中的一份奏折,才终于又提起了兴趣。
赵昀抬起眼睑,皱起了眉头,似乎在回想着什么,突然他问起了旁边的王宏恩:“朕之前还在绍兴的时候,听说过一个叫宋慈的人的传闻,说他曾率领几百乡兵平定了三峒煽乱,而且还帮助官军平定了闽中叛乱,不知奏折中说的这个宋慈是不是就是那个人呢?”
王宏恩笑了笑说道:“这个小的实在是不知道,不过既然是传闻,那必然有假,官家万不可轻信。”
皇帝点了点头,但他似乎还在回想着之前所听到过的事情,只见他用手指使劲捏着案几上放着的龙形镇纸的龙头,嘴角慢慢地显出了笑容。
大殿之外,连净贤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但他站在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他之前去附近的州县朝廷了调查,发现浙右的饥荒比想象之中要严重得多,但朝廷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犹豫再三之后,连净贤还是请求通报,然后走进了勤政殿中,来到了皇帝赵昀的面前。
“皇上,臣有要事禀告!”连净贤进到勤政殿后立马跪下说道。
“连卿家起来说话吧。”皇帝说。
“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