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内务与经济(中)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内务与经济(中) (3 / 3)
        “说了那么多,你们都没说到要点。如今领民楚家占了三分之一,内门弟子中我老秦家人一个也无,若不是今儿掌门师叔叫我来,那我秦家连个说得上话的也没有。再这么下去,楚秦门是不是得改姓楚了?”

        谁也没料到,平时木讷憨直的秦昌镐突然抛出个如此尖锐的话题,大殿气氛顿时凝滞。

        也无怪他有此一问,楚家如今一家独大,领民数量已经接近两万,而老秦家人才三千出头。昌镐这支黑河秦居多,其他三支秦姓领民各有一些,别看他们在白山时过不到一块,可到了狮域这边,发现苗头不对,却又逐渐合流并宗,开始一致对外。

        “楚秦道骨,铁血铸就,门派,非一家一姓之门派,怎今日又来说这个?”

        杨寒脸色冷了下来,死死盯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他在门中没多少根基,之所以掌门位子坐得稳如泰山,还是有元婴老祖撑腰。另外,楚秦罹难重建,门户彻底被打乱,而由于外力的干预,实际上造成楚秦盟彻底并入楚秦门,新平衡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难以动摇。

        可是,楚秦文化的根基在北域,在白山,在齐云,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不会轻易被改变。秦昌镐觉得楚秦门就是老秦家的,哪怕老秦家只剩下一个人,恐怕也会这么认为。说到底,争得还是掌门大位的法统,从老齐掌门开始,楚秦掌门大位已外放三代,再无秦家人当家的话,以后再想收回来希望极为渺茫。

        秦昌镐当然不可能想着去争掌门的位子,争回来也没用,只要齐休还在,楚秦大权还牢牢掌握在他手里。他争的是内门,而杨寒之前推行的内门新政,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咳,掌门师叔,我想说几句。”

        熊甫亭站了起来,杨寒抬抬手,让他尽管说就是。

        “昌镐师弟说的虽有些不中听,可却是大家最为关心之事。先说领民,我听说掌门师叔曾说过,门中有迁徙北域领民的长远计划,可这事究竟怎么个章程,却谁都说不清楚。我楚秦如今实际已门盟合并,以原楚秦盟论,大宗有初始九家,加上罗家及四大附庸,共计十四支,如今多了个楚家,算下来涉及南迁的大姓宗族共十五支,小宗那就更是多不胜数。”

        环顾大殿一圈,熊甫亭又道:“今日默如和思联两位师弟不在,但是我想,谁都知道不可能将北边领民尽数迁来,可谁都希望自家人能多些。我想如果能定个明白章程,比如各家的移民民额,是不是可以搞个办法出来?”

        见杨寒板着脸没有回应,明鹭凝眉不语,若有所思。老头笑笑,接着又道:

        “掌门师叔推行的内门新政我也听说了,初衷是凝聚门派,督促弟子们上进,这原是极好的。不过这一路实行下来,从结果来看,也似乎有些小小弊端,主要有三点:其一,靠贡献点积分入内门的门槛有些过高,即便是虞樵师弟那样的天才人物,也要熬到筑基,而且是赶上了开辟战争,才攒够了积分,那其他人岂不要绝望?这样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其二,炼气弟子若不是通过特殊渠道,几无可能进内门,一来背离了人才选拔的初衷,二来不利于人才培养。其三,选人过苛,内外门比例严重失调,按以往各家各派的经验,内外门弟子似乎以十一之数为宜,须知内门乃是最团结、最精锐的力量,内核过大,则难免良莠不齐;内核太小,则恐怕统属不力。呃,我就说这些,还请掌门师叔三思。”

        杨寒与明鹭耳语几句,对众人道:“方才昌镐和甫亭的两桩提法也有些道理,移民之事,一直受制于门中财力,怎么个情况,大家心中有数,以后老祖亲自操持这事,大家可以拟出个条陈,待我日后奏明老祖,再做定夺;内门新政原本就是合议结果,在座有几位以前是参与过制定的。本来就留有十年一修订的活口,如今大概时机到了,可以大改一次。兹事体大,急切难有定论,呃,野芝,这事还是你主持,与楚、秦、熊几位师兄弟合议,先拿个章程出来,然后我们再议,还有,栀子也算一个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