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小试牛刀收三州 (2 / 4)
遵顼帝重整山河,发展生产强国富民的同时很快又建立起来一支几十万的部队。出人意料的是,他要寻仇的不是蒙古人而是金国。他认为当初西夏国危难之时向金国求援时,金国皇帝永济不但不援兵还说“敌人相攻,我国之福”,见死不救,金国再不可能成为盟友。既然成不了盟友那就是敌人,是敌人就要报复,要报复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要找帮手。找帮手,南宋的国情日衰,自顾不暇,是靠不住的。唯有刚刚入侵过西夏的蒙古人才最可靠,其原因一是蒙古人强悍国盛民强;二是蒙金世仇,蒙必想伐金;三是西夏与蒙古有议和协议,是臣服关系。三种情况说明与蒙古合作攻金是最佳选择。
西夏新皇帝神宗主意拿定,就派人赴蒙古国请求联合攻打金国事宜。其实西夏国的新皇帝与金国的绣花枕头皇帝一样鼠目寸光,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了金国,西夏国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成吉思汗从西夏撤回蒙古国都和林后,与西夏的罗皇后和和顼公主整日尽欢。众臣百官和牧民也得到丰富的奖赏,尽情享受从西夏掠来的女人和食物。几年下来从西夏抢来的物资极大地丰富了国力,为攻金报仇打下了物质基础。
此时的蒙古国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之时,有了物资保障,更重要的是收服了西夏国,解除了攻金的后顾之忧。成吉思汗报世仇的顾虑基本消除,用了一年的时间享受从西夏抢来的战利品的同时厉兵秣马,做好了攻金的准备。
正在此时西夏国来请求联盟攻打金国,正中成吉思汗的下怀便命西夏从凉州向秦川进攻,蒙古大军从北方发兵。
至目前为止,成吉思汗征服的原始动力还停留在占有女人和复仇的基础上。而与金国的仇是成吉思汗内心深处任何仇族部落也无可比拟的最大的仇恨。
蒙古与金国的这个世仇,的确超越了蒙古大草原上与所有部落的仇恨。不仅蒙古部落的三代大汗都是金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俺巴该被金人施以木驴刑而死,而且这些年来成吉思汗也倍受金国的霸凌。
当年铁木真势力尚小,在草原各部落夹逢中求生存之时,为了达到先报部落之间仇恨的目的,不得不把金国这个最大的仇家先放一放,还要利用金国的势力牵制敌对部落,便违心地接受了金国的删封,以至后来称臣纳贡。
蒙古表面上臣服受节制被金人认为是软弱胆小,也从来没有信任过成吉思汗,就连每年蒙古入贡时,金朝只在塞外接受,从不允许蒙古人入境,而且还百般刁难屈辱。成吉思汗忍气吞声了许多年,如今蒙古今非昔比,这种忍让就要结束了。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不仅仅是自己比以前强大了,又有了西夏的臣服和联手,还有一条重要因素就是金国内部出现了问题。
金朝在章宗统治时期,已趋向衰落。特别是后期,娱情声色,上下偷安,竞尚奢侈,腐败无厌,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金人与汉人的矛盾、贵族与民众之间矛盾大爆发。女真皇室勾心斗角,相互倾扎。章宗谋杀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其叔郑王永蹈、赵王永中,立柔弱无能的卫王永济为嗣。从此宫中更加腐败,重臣豪族、有兵权的人乘机搜括百姓,侵吞官赋。
军队腐败的程度更加严重。军官生活腐化,士兵军纪败坏,欺男霸女,“聚饮赌博,习以成风”。军制庸肿混乱,军官多如牛毛,十羊九牧,号令不一,那里还谈得上战斗力,只有对付民众的能力。
金国的经济也严重匮乏,入不敷出。无奈只得大印纸钞,变换名目贬值,“宝券”变成“通宝”,面值含量低,“千钱之券仅值数钱”。这样国库还是亏空极大,怎么办?只有加重赋税,以至于增加到三倍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