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屡犯西夏大掠夺 (2 / 4)
西夏兴盛时,曾拥有常规部队达七十万之多,其中十二军兵力达五十万之多,擒生军十万;都城戍卫军二万五千人,地方军近十万人。在宋神宗时,西夏给宋将的战书中,恐吓说:“提封一万里,带甲数十万。”兵多将广,加上“襟山带河”的有利地形,足以抗衡邻境大国,与宋和辽、金成鼎立之势。
当时西夏的王朝利用宋辽、宋金的矛盾,采取灵活应对,夹缝中求生存的基本国策,既对双方称臣,又时而联此攻彼,从中获利,所谓“缅乡无常,视三国之强弱以为异同焉”。因此,在南北两大国的竞相争战中保有自身的特殊地位。
党项贵族的汉文化程度很高,所以西夏文化十分繁荣。然而,西夏王朝“世禄之家以奢侈相高”,又崇尚佛教,到处兴建寺庙,禀废财物,百姓怨声载道。宫庭内部矛盾重重争斗频繁。
此时,正值北邻蒙古国成立,成吉思汗刚刚灭了吐麻族,封赏将士再出征之时。
成吉思汗率兵攻入西夏边境城堡力吉里寨,摧毁城墙,掠其财物,继而又攻破了十几座城池,抢走了全部的牲畜和女人,杀了全部的男人,得到了无数的骆驼、羊马和财物返回和林,以掠夺为目的的第一次攻打西夏结束。
蒙古大军的第一次犯境并没有引起西夏国朝庭的重视,他们把成吉思汗看成了小偷,只是亡羊补牢地修复被破坏的城池。精力又集中在宫廷的内斗上。
当政的仁孝帝荒淫无度,废了原配皇后马首儿,立了年轻美貌的罗绮为后。罗绮本是回鹘女子,姿色妖娆风情万种,时年二十一岁,正置豆蔻年华,仁孝帝已年近花甲,经不住罗绮的一日三寝秽,驾崩龙床。太子桓宗纯佑即位,罗绮被封为太后。
其实仁宗活着的时候,罗绮就多次谗言要废太子,被大臣阻拦。废黜不成反而又怕太子当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罗绮以色勾引太子。太子虽说对罗绮夺了母后的后位,一直怀恨在心,但又不敢得罪罗绮,只是百般迎合,从不近身于她。
罗绮心想凭自己的美貌不可能有男人不动心的,而太子拒人千里,她意识到太子终久是自己的敌人而势不两立。便转身投靠大权在握的皇叔镇夷郡王李安全。野心勃勃的李安全觊觎皇位不是一天二天了,苦于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撼动皇权。皇后罗绮主动找上门来,得美人又得皇权,自然高兴,两人朝中眉来眼去,暗中淫寝。仁孝帝死后两人更加肆无忌惮,专权朝政,左右国事。
新皇帝本来势力就单薄,难以与罗绮和久专国政的李安全两大势力抗衡。但他复仇的心切,要寻找机会想废了太后,把自己的母亲立为太后。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刚上任没几天的桓宗与几个心腹大臣商议后,就在朝堂上公开批评罗太后干政,欲治罪废后。
岂不知,李安全和罗太后正在找机会废他,苦于没有借口。这下可好,机会终于来了。还没等新皇帝把话说完,隐在垂帘后面的罗太后咳嗽一声,皇叔李安全站出来,历数恒宗大逆不道,调戏太后不成反来问罪。众大臣被这突然状况弄得目瞪口呆,面面相惧,不知所措。恒宗正欲动怒,罗太后头戴凤冠,衣着朝服,手持孝节棍,从后帘出来。
恒宗见罗太后拿着皇族上打昏君,下打黎民的孝节杖,不禁颤抖,随离龙椅,跪拜孝节棍,口中急道:“母后万岁!”
众臣见皇上认输了,也纷纷叩拜山呼:“皇后万岁!万万岁!”
罗绮见众人诚服,便移至龙椅旁,示意太监于大奎宣旨。
太监于大奎是罗太后安插在恒宗身边的眼线,除了监视恒宗的举动和与大臣们的来往之外,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鸠杀了恒帝。于大奎拂尘往肩膀上一搭,打开皇标玉纸,可着娘娘腔喊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