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自古少年出英雄 (4 / 4)
赤老温不仅年长哲别十几岁,跟着铁木真打了不少的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历练了一身的本领,对战事总能以独到的见解,施以奇特的战法,果敢而凶猛的打败对手,成为一名出色的独挡一面的战将。这也是铁木真知人善任,放心让他率领一路兵马留下来攻打塔塔儿的老巢长白山对付阔端巴剌合的缘由。
而此时的赤老温因为一时的疏忽轻敌,造成眼下被动的局面,心里有愧,听哲别这么一说,脸色一暗道:“眼下这种被动局面,还怎么谈得上教诲,我们一起应对就是,你不妨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哲别先前看到赤老温脸带微笑夸奖他时,心里就十分敬佩,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真有大将风范。转而一想,这一笑也很可能就是他心中已有了对敌之策,只不过是征求自己作为他的副帅的意见而已,或说是对他这个不太熟悉的部下的测试,于是,道:“小将知道大将军已心中有数了,至于如何破敌,小将也有一点儿不成熟的想法。”
赤老温若有所思地道:“说说看。”
哲别自幼聪慧,谋略过人,有胆有识,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在泰乌赤部落时与所遇见的统领、头人都是塔里忽台一类的鼠目寸光的势利和贪图小利之人,成不了大器,很难成就自己一番事业。投奔了铁木真以后,受众多胸怀大志的智慧之人耳濡目染,尤其是铁木真慧眼识人,不拘一格任用他为赤老温的副将,这让哲别很是感激对前途充满信心。所以赤老温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他也毫无保留地道:“从目前的局势看,虽说我们被分割两个阵营,形成不了拳头,给他们致命一击。但是他们也是兵分两处,首尾不能相顾,同样面临着兵力分散。这一点上看上去是他们达到了分割的目的,其实是他们为了摆脱被全歼的不得已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侥幸的,不是有把握的战法,他们面对强大的对手很可能是遭遇灭顶之灾的冒险。”
赤老温满意地点点头,道:“说的好,再说说你的对策?”
哲别拉着道:“既然是冒险,他们必然要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拼上老命达成侥幸的结果。所以,他们抄了我们老营的那支兵马不仅要达成突然性,而要一举成功,就不会盲然攻击,会先摸清营地情况,慎重行动。而这些留守牵制我们的兵马早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一是侥幸吃掉我们,再去支援;二是吃不掉我们,就牵制,也可以掩护札邻不合脱离险境,已达到丢卒保车的目的。所以,此时山上的这股兵马必然要死死地咬住我们。当然,能吃掉更好。故而,我们不能这样被他们咬住,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快速下山撤出这种胶着状态,方可由劣势转为优势,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
赤老温笑道:“正合我意,把他们引到我们战马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好!你带领五千人马,向山下突围,让阿勒云、火察儿和答力台各带二千人向两翼和山上突围。给我留下一千人即可。记住山上的人由他们三人解决,山下的人由你解决。怎么解决知道吗?”
“是!没问题。”哲别应了一声跑了出去,又折了回来,道,“留下一千人?万一……”
没等哲别说完赤老温道:“没什么万一,这一千人足够捉住阔端巴剌合老匹夫的了。”
战事正如赤老温预预料的一样发展。蒙古兵下马从四个方向向外冲杀,塔塔儿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那些牧民在山地上杀起来比士兵要灵活许多,蒙古兵伤亡很大,突围的速度很慢。然而,毕竟塔塔儿的人只有一万多,围住一万多人的蒙古兵,也是很吃力的。按常规包围战的兵力比例三至五倍,甚至要十倍于敌。显然,塔塔儿人有点力不从心,几个时辰下来,优势惭变,蒙古兵虽说死伤大,但攻击的效果很明显,四个方向都撕开了口子。这种结果,也是塔塔儿的大将阔端巴剌合所预料到的。所以他带兵抄蒙古兵的后路,一是侥幸把蒙古兵堵在山上,发挥自身优势,围而歼之更好;二是就兵力来说很难挡住蒙古人的重点突破,一旦失利山下的兵马随时可以撤出,逃往金国,或与得手的札邻不合汇合,另谋他图,以求生存。
其实,这是阔端巴剌合的金蝉脱壳之计,根本的意图是自己要成功突围。但他却遇上了蒙古四杰之一的赤老温,战事就出乎了他的预料,快速向他谋划的相反方向转化,哲别带领的五百人马,根本没有让他有缓冲的机会,杀下山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