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精英聪明可贩卖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精英聪明可贩卖 (3 / 3)
        总的来说,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感觉,这种感觉参考了那些典型的上层阶级、白人男性投行家的完美形象。那什么样的人才够得上‘聪明’呢?首先,他得从顶尖的名校毕业。”

        “投行为什么需要‘最聪明’的雇员?因为它们知道,当投行试图拿下一项业务或者与客户达成交易的时候,让那些常青藤毕业生去主持谈判往往是最有效的,即便他们毫无经验可言。当企业得知一个哈佛或普林斯顿的毕业生将参与项目时,他们通常更愿意做这笔生意——因为,投行会告诉他们:‘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为你服务。’”

        “华尔街对其外部世界的判断,帮助他们合法化了‘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的裁员叙事,并建议美国企业根据这一原则改革它们的雇佣方式。”

        “‘前台’女投行家一定要在着装上与行政人员区分开来:她们的套装不能太紧身,鞋跟是安全的中跟,头发不能梳得太高,也不能涂过多的发胶。因为在华尔街,女性通常会被认为是‘行政人员’,女投行家不得不时刻警惕这种‘阶级下滑’。”

        …………

        赵慕慈急速的翻阅着,心中感到越来越震撼:这不就是她这近两年心中那种隐约、模糊、又无能与人言说的感觉吗?把wallstreet换成上海一线律所,完全不违和啊。

        想想自己和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师兄师姐们,以及师弟师妹们,不都是这书里所说的被“聪明人”的工作所吸引的年轻人?

        她想要拥有这本书。拿起准备往前走,又打开手机搜索,发现国内也有中文版。略微犹豫一下,还是决定买原文版。

        在银台付过账出来,已是将近十点。

        决定搭乘地铁回去。一路上,一边回想着刚才在书中看到的观点,一边思索。

        原来并不是她在胡思乱想。原来她对于工作本身,以及整个律所体系的观察和感受,基本是靠谱的。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和涉外服务的行业,都存在一种跟英美国家发达城市看齐的趋势。虽不像在历史书上读到的“赶英超美”的那种执着和疯狂,但也在通过一种低姿态的模仿和学习暗暗的较着劲。

        一流律所对法学院毕业生提供很高的起薪是对英美一流律所善待新人的薪酬模式的模仿,喜欢名校毕业生,也是对华尔街推崇的“精英”和“聪明”定义的模仿。尤其是对从事资本市场的涉外商事非诉律师来说,向作为甲方的各投资银行,各证券公司在各方面保持一致,更是一种增加认同感的必要操作了。

        国内投行和券商向它们模仿和向往的华尔街同行看齐,国外律所向它们的甲方华尔街看齐;作为国内从事涉外商事非诉业务的律师和律所,自然要向它们的甲方国内投行和券商,以及它们的国外同行律所们看齐。

        如此看来,华尔街才是贩卖“精英”和“聪明”人设的终极大boss啊。相对而言,国内律所不过是不加抵制的接受者和复制者罢了。资本的渗透力果然强盛无法抵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