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肯回家的春节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不肯回家的春节 (2 / 3)
        成年之后的赵慕慈在律所里面依旧保持了她当初在学校的那份竞争优势,即对人心的把握和一种精准的洞察力,这在很大程度要得益于她常年心理学著作和哲学著作对思维和见识的拓展。

        可见苦难有时会成就一颗珍珠,或者借用另一句名言:上帝关上一扇门,便给你打开一扇窗。或者更为诗意的一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每次这样想的时候,赵慕慈便对过去的经历生出几分谅解。觉得一切皆有代价,苦难也有相应的赔价。

        尽管如此,在她内心深处,仍然执着的生长着一个生生不灭的幻想:

        如果有的选,她宁愿和别的小姑娘一样平庸呆傻,生活在一个父母和气,温暖有爱的家庭里。

        因为经常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自然了解到很多心理咨询师同时会去读哲学,也会去静坐禅修。赵慕慈一开始不能理解,因为她的头脑是被理性主义、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满了的。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国内相当有名的心理学家讲到自己去福建南禅寺静坐禅修,赵慕慈忽然就好奇了,这位经常将西方心理学流派和弗洛伊德挂在嘴边的心理学家,为什么要到寺院里去?

        于是便去百度。看到了一个网站,里面有给初学者设置的十日内观禅修课程。网站上关于课程的介绍平静简单,其中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假如你有一个机会能够放下所有世俗责任十天,住到一个安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受任何的干扰。这个地方免费提供基本的食宿,而且随时有人帮忙,让你住的还算舒适,你只要避免与人接触,并且除了必要的活动之外,在你醒着的时候,闭目凝神,将心专注在一个选定的目标上,你愿意来参加吗?”

        赵慕慈继续看下去:

        “内观,Vipassana,在古老的印度文中是洞见的意思。它是佛陀教导的精华,是对他所说的真理的实际体验。”

        ……

        “虽然这个方法是佛陀所提供的,但它不是佛教,也不是佛学,却是适用于全人类的。”

        赵慕慈感到不解:佛陀提供的?又不等于佛教和佛学?那是什么?

        接下来一句话是这样的:“课程不是要你去信仰某个宗教,而是让你学会一种生活的艺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