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帝皇之术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帝皇之术 (1 / 3)
        县衙那头在李府掘地三尺,仍是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最终只能以江湖仇杀草草了案,李府灭门一案亦由此成迷。

        得知案情后人云亦云的小镇百姓对此是讳莫如深,无一不乖乖闭上了嘴巴,倘若李府当真是由于得罪了某个江湖势力,故而招来了灭门之祸,可见那些江湖中人的手段是如何心狠手辣,天晓得会不会在小镇中留下眼线,直至案情余波平息才算真正收场,所以谁也不想因口舌之快掺上性命。

        似乎自从苦海金莲花期以来,小镇的波澜便不曾平息,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而又不知何故,李府一案过去不久,在小镇任职多年的知县大人被火速调回京城,在任期间那位王姓知县大人推行无为而治,在镇子这么些年虽没有留下过什么点睛手笔,更别谈大刀阔斧让小镇焕然一新的功绩,但也算得上是两袖清风洁身自好的一届廉吏,所以在那位知县大人离开小镇时,仍有不少百姓夹道送行。

        当那位知县大人的马车一路缓缓驶过长街,不知是因为对小镇依依不舍而黯然神伤,还是另有其由,知县大人好像没有了往日的精神气,轻轻掀起布帘又轻轻放下,脸上表情麻木,目光复杂难喻。

        马车就这么缓缓地驶出小镇,送行的人潮目亦逐渐散去。

        官道颠簸,在路过镇口那座城隍庙之时,忽有微风卷起车帘,知县大人微微斜目望向车窗外,却见城隍庙前站着一位身形虚无的黄袍人影。

        知县大人神情平静,作为小镇阳间的父母官,他早就听闻过这位行阴司之职的城隍爷,亦听过他波澜壮阔的事迹,可谓读书人仰仗之楷模,只不过在小镇任职多年从不曾有机会目睹真容,想不到会在离别之际有幸见上一面。

        黄袍男子对着马车微微一楫,一道常人无法洞悉的空灵声线传至耳边:“请对这座人间手下留情。”

        车帘轻轻垂下,知县大人的脸色阴郁难明。

        驶出葫芦镇十里,马车突然放缓了速度,官道之上出现了两道人影,一位气态不俗的素袍公子,一位秋水长眸的紫衣女子。

        坐在车头操纵缰绳的蓑衣马夫急忙停住马车,下车便要向素袍公子跪倒行礼,素袍公子却摆手示意莫要多礼。

        葫芦镇本来就位于天盛南陲,苦海地界又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故而从南往北路途险恶,不说虎视眈眈的山贼草寇,单单是李家一百多条性命,那位同样掌触小镇的柱国大人,绝对不会轻易让他回到京城,而知县大人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届书生,能够担此护卫北上的重任,车夫自然是不是普通人,乃由素袍公子亲自挑选的死士高手,除此之外,一路上皆有大批蛰伏明暗的死士护航,如此一来便能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蓑衣车夫心眼活络玲珑,在与龙浩天拱手行礼后便远离马车,一路走到官道的另一端,蓑衣车夫浸沉江湖多年,什么该听什么该做什么该说,一律拿捏得炉火纯青,这也是素袍公子选中他护送王书之北归的原因之一。

        马车的布帘掀开,素袍公子与车内的人目光相对,王书之脸上寻不到一丝惊讶的神情,反而是出奇的平静。

        素袍公子踏上马车,紫衣则守在马车旁边。

        马车内,素袍公子手执象牙折扇拱手道:“隆恩浩荡,恭喜王大人得陛下圣喻重归朝堂,此次王大人在葫芦镇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必回到京城陛下必定重重有赏。”

        王书之竭力露出一个笑意,拱手还礼道:“全靠公子神机妙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