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夫子心中的寄望 (1 / 3)
直至少年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须发皆白的老儒才出现在夜幕下,他珊珊走上廊桥,衣袍虽是缝缝补补却颇有岁月见长的意味。
老儒身上书生气息却极其浓厚,那是一种从书山文海中浸染出来的迥殊气态,垂垂老矣的年纪却行步如风,依然如一株古松挺拔,刚正不阿。
同时廊桥上再次出现一道人影,先是一道模糊不清的轮廓,如同置身于水幕之中,影影倬倬,弹指间那道人影完全现出真容,正是去而复返的城隍爷李英俊。
当李英俊看见迎面走来的老儒时肃然起敬,弯腰做楫道:“学生李英俊见过夫子。”
堂堂城隍竟以学生自谦。
神态形如寻常老叟的儒生双手拢袖,温颜笑道:“这么些年过去了,你还是这副童颜不老的模样,真叫人羡慕啊。”
城隍爷恭敬如学塾里的箐箐学子,有问即答:“夫子笑话了,城隍爷的名头看似光鲜,其中的甜酸苦辣却是不为人知,总之学生这辈子的学问算是到头了,只能当个城隍爷巡更守夜,吓唬吓唬那些山精鬼魅。”
老儒格外肃穆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万万青怠不得。”
李英俊点头受教:“夫子所言甚是,这抓鬼啊的确是门技术活,轻浮不得。”
学塾夫子这才欣慰地点了点头,严肃的神情亦略有缓和。
李英俊看着眼前年近杖朝之年的老儒,心头百感交集,老儒以毕生气运撑起摇摇欲坠的小镇,谁言儒生尽迂腐?
遥望旧事,李英俊更是感触极深,当年他只不过是小镇里的穷酸书生,快到而立之年仍旧穷困潦倒白蜡明经,怎奈一腔从官报国的热血不曾平息,依然愿意投身于前途未卜的科举汪洋。
那年腊月隆冬大雪纷飞,他为了凑足来年上京赶考的银子,顶着鹅毛大的飞雪在街头行乞,路过的老夫子不仅资助了他上京赶考的银子,还领他回学塾专心修学,替他逐一解开学问上的疑惑,不管怎么说,他李英俊的确算得上是老夫子的半个学生。
后来他如愿以偿地博得科举头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跃成为脍炙人口的状元郎,当其时天盛与齐木大岳三国大战蠢蠢欲动,而就在他满怀雄心壮志实现宏远之时,尚欠朝堂历练的他遭到了朝堂党羽的排挤,被天盛新帝流放边疆,屁股还未在朝堂坐热便回到了小镇,当了一个清闲自在的知县虚衔,郁郁不得志的他曾数次上奏朝廷,请求重新回到朝廷任职,折子却缕缕被驳回,在此任职期间他为官清廉,有口皆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