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无名之火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无名之火 (1 / 2)
        温体仁见崇祯,问起流寇结盟之事,知道崇祯,还为此事耿耿于怀,连忙趋前两步,狡黠地缓缓垂首而立:“山西流寇屡剿不灭,兵部尚书洪大人,难辞其咎,还望皇上明察。”

        温体仁受崇祯恩宠,自任首辅主持朝政以来,虽然在政务上碌碌无为,却以嫉贤妒能,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著称。朝中大臣见温体仁,欲拿洪承畴说事,连忙不约而同摇了摇头,嘀咕温体仁昧着良心告御状。

        崇祯见温体仁如此说话,脸上顿时没有一丝笑容:“温爱卿是首辅,兵部是爱卿辖制的部门。山西流寇会盟之事,事前竟然无人知晓,难道爱卿没有一点责任吗?为何开口闭口,就拿旁人说事?如此的文过饰非,真让朕心寒!”

        温体仁的所作所为,崇祯心知肚明。朝中大臣多次在崇祯面前,提起温体仁勾结朋党仁,阳奉阴违的事,崇祯往往不置可否,“嘻嘻哈哈”,一笑了之,以致酿成温体仁,飞扬跋扈的恶习。

        崇祯见温体仁故伎重演,气不打一处来,心里的不瞒和愤怒,顿时溢于言表,欲问温体仁一个所以然。文武百官见温体仁,被崇祯所责骂,顿时议论纷纷,弄得温体仁,不知道如何才好。

        “微臣罪该万死!微臣罪该万死!”温体仁看了看崇祯,又看了看高起潜,心中顿时十分恐慌,连忙慢慢低下头。

        让温体仁感到恐慌的是,崇祯当着众多朝臣的面,既让温体仁颜面尽失,下不了台,又将此事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温体仁身上,由温体仁一人担当一切罪责。

        温体仁素来圆滑,见崇祯有意找茬,方才知道情形对自己不利,连忙忍气吞声,唯唯诺诺,以免事态扩大,不可收拾。

        崇祯哪有心思听温体仁辩白,迅速将目光投向文武百官:“洪爱卿是吾朝栋梁,朕的股肱之臣,身兼兵部尚书陕西及三边总督,为剿灭流寇日夜操劳,劳苦功高。纵使洪爱卿有何差池,也不能以偏概全,抹了洪爱卿功劳。温爱卿何以因为此等小事,死死纠缠不放呢?如此的小肚鸡肠,怎能让文武百官,心悦诚服呢?”

        高起潜也没有想到,皇上会借流寇会盟之事,严历斥责老谋深算的温体仁,袒护在朝臣中颇有人缘的洪承畴。

        高起潜既佩服洪承畴的才能胆略和为人品格,以为洪承畴是朝廷围剿流寇的不二人选,又对温体仁的庸才嘴脸,不屑一顾,以为如果让温体仁为所欲为,那朝中,就没有一人可用。

        假如让高起潜,在洪承畴和温体仁之间选择,高起潜会毫不犹豫,站在洪承畴一边的。高起潜知道,江山社稷,是君臣之道。为臣者,一味为谋私利,不顾社稷,排除异己,令人不齿。

        高起潜回味着崇祯的话,看着温体仁不堪的窘态,心里不禁暗暗自语:“当下朝庭面临内忧外患,为臣者,应为皇上分忧,对内剿灭流寇,对外抗击后金。洪承畴虽然不是完人,可还是能人呢!像洪承畴如此的朝臣,如果皇上不用,朝中还有何人,能胜任剿寇之职呢?”

        其实,高起潜对洪承畴的了解,是在太原府悬翁山下,几天的短暂接触之后。

        此前,高起潜对洪承畴,也颇有微词。那天与洪承畴推心置腹,高起潜与洪承畴的私交,更进了一层。眼见温体仁如此辱没洪承畴,高起潜心里的愤懑,是自然而然的。

        温体仁是官场老政客,知道应该何时说何话,何时不该说何话。见崇祯不计较洪承畴失误,温体仁连忙唯唯诺诺:“皇上说得对!洪大人为剿流寇日夜操劳,是吾等朝臣的楷模,皇上应该多多褒奖才是。”

        崇祯没有理会言不由衷的温体仁,看着御阶下的文武百官:“山西流寇重新结盟,意在鼓舞士气,妄图卷土重来,以雪王嘉胤被灭之恨。剿灭山西流寇,是朝廷的重中之重,无论任何人,皆不可掣肘。”

        崇祯回到乾清宫,依然闷闷不乐。

        高起潜为崇祯,换了朝服之后,扶着崇祯在寝宫后院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高起潜揣测崇祯,仍然想着早朝的事:“皇上,流寇盟会之事,本可以不在早朝提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