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四 白母舒心享天伦 不邀自聚论家常1 (1 / 3)
柳老传下将令,先行官楚谗带领五百名兵丁日夜兼程赶往黑风山,柳老带领大队人马随后跟上,如何剿灭山寨,暂且不表。
话说何相让、欧阳从善领了母亲、果仙之命进行建房。与两位工头商议,马大兴、王大凯满口应承,“没问题,这事交给我们了。这些年来,您为俺看病、抓药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俺一直想找机会报答,没这个机会呢。如今机会来了,能不出把力嘛。”
欧阳从善笑道:“现在不比以往,人口多,住房非常紧张,还要开办旅馆,增加病房,你们按照果仙妹的意见酌量着办吧。”
“从善哥,那是必须的。”
“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好回复了。”
从此,四人同心协力,一心一意地忙着筹备建房,这且不提。
仙草堂开张以来,果仙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为病人看病。白郎医术,日益精湛,远近闻名。无论果仙在与不在,都可以独当一面,立行行医了。因而,在当地流传这样的一首歌谣:仙草堂,面朝南,为咱百姓保安全。不嫌贫,不爱富,热心为俺来治病。南来的,北往的,无论天漄海角的。有了病,进草堂,管你病除喜洋洋。返回乡,笑哈哈,准备礼品来报答。送鸡的,送蛋的,相送金银财宝的,白郎乐,果仙笑,一样礼物全不要。原封退,原物回,这下愁坏看病人。看病的,心难受,难道相送心里肉。白郎说,果仙劝,千万不要这么做。谁家没有妻和小,谁家没有老与少,谁家没有亲生爹,谁家没有亲生娘,谁人一生不生病,谁人不求人帮忙,谁家没有姐弟妹,谁人不是肉长的。世间都有穷和富,平平良心来治病。大家一听心难受,默默对天来祷告。祝愿白郎白头老,祝愿果仙命长寿,祝愿爹娘身安康,祝原儿女事竟成,祝愿草堂万事兴,祸愿家和兴业旺。白郎说,果仙道,咱们都是一行道,亲姐妹,自家人,不要拿我当外人。果仙虽然这么讲,众人还是不能忘。有钱的,盖寺庙,造金身,塑金象,一天到晚来祷告。家穷的,无钱的,买点纸帛来祝告,香火袅袅飞上天,天上神仙记心间,记心间,不要忘,人人心里全知道。她为人民谋幸福,她为人民脱灾难,脱了苦难美名扬,他们事迹沁心房。沁心房,流后世,白郎果仙人心记。人心记,传佳话,万古流芳天地间。
这段歌谣深入人心,至今仍流传在扒缸寨大街小巷。不仅纪念了白郎、果仙的德行,更是当地人的荣耀和骄傲。人们一直把它看成是一曲催人奋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丰碑之歌。
这天,果仙正给病人看病,何相让、欧阳从善从外面进来,看她很忙,坐在一边等候。果仙问道:“姑父,二哥,你们有啥事吗?”
“小妹,筹备建房材料已准备就绪。二位工头说,今年天气怪,冷得特别早。现实不宜建房,建议明年开春动工比较好。”
“这几天,我也是这么想,天寒地冻,会影响开工建造房屋的,既然工头说了,那就暂且停下吧,房料运来了没有?”
“没有,姑父和货主单子全部签好了。他们说,啥时用,啥时送,不耽误工程。这些都是工头一手承包下来的,万无一失。姑父将图纸给工头看了,他们非常赞同你的意见。”
“那就好,没有别的事了。”说完果仙转身回到屋里,拿出两本簿册。“姑父,二哥,你们来的时间不长,这两天忙着进药看病,没空和你们聊聊。建房工期停下,现实没事。你们当务之急借此机会尽快学好医术。这本子上是我近年来临床经验笔记记录,浅显易懂,易学易用。每人一份,拿去好好研读,不懂就问,学点医术在身,将来必有大用场。
“我没啥大本事,能把一身所学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你们,是我最大的愿望。将来,仙草堂越开越大,人手也就越紧了。我希望在咱这个家庭里,人人都能学一手过硬的医术。有了这门手艺,你们可以走出扒缸寨,将药铺开到更多的地方去,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那就更好了,这是我一直抱有对你们殷切的期望。
“我不图别的,只图你们有个好归宿,创建自己的事业,促进人类和谐,是我一生追求的夙愿。你们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努力振兴仙草堂,发扬光大。趁着年青,没思想压力和负担,好生学。我要强调的,我在看病的同时,有啥特殊的吗?”
“有啊。”
“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