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9章 双螭耳炉,一字宣款 (2 / 4)
“别光看底款,看铜质,看做工,这可是上好的宣德炉。”摊主接了一句。
摊主是个眼袋挺重的中年男子,嘴上叼着烟,葛亮上手的时候,他一直盯着。
这只香炉,看起来应该是他很重视的,因为摆在摊位中央,葛亮上手之前,还用个玻璃罩子扣着。
“‘真宣’也没有单字款啊。”葛亮说道。
“我也没说是‘真宣’啊!”摊主往一旁掸了掸烟灰,“不要说看好是‘真宣’,就算怀疑是‘真宣’,我也不会摆到摊子上。但是这只宣德炉,能入明!”
“宣德炉”这个词儿,行里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宣德炉,自然是指宣德朝宫廷御作的那一批。
宣德三年六月,宫中采用暹罗进贡的优质红铜,经过十二次冶炼,制成风磨铜;又加入了各种稀有金属,参照史籍各种名器式样,设计和制造了一批香炉,也就三千多只。
后来在宣德三年的十月和十二月,又有两次补铸;补铸是宣德四年才完成。后两次补铸,确切数目尚无定论,但加起来应该不会少于头批的三千多只。
本来呢,宣德炉在宫中私藏传承,存世量保持得还是可以的。但是,在明代的崇祯时期、清代的咸丰时期,皇帝都曾下令将大量宫中所藏铜器熔化,拿去铸造铜钱了。
这两次,堪称毁灭性打击。
所以,狭义上的宣德炉,如今存世凤毛麟角,甚至难有公论。偶有交易,必是天价。
狭义的宣德炉,行里也特称为“真宣”。
对于“真宣”来说,落款只可能有两种,就是六字“大明宣德年制”和四字“宣德年制”;而且以“大明宣德年制”为主,四字“宣德年制”还有一定争议。
而葛亮上手这只“宣”一字款,本来就不可能是“真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