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千年寒虎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千年寒虎 (3 / 3)
        “放心,已经有人过去了,不会有什么厉害的妖兽再杀出来,不过是冷一些罢了,我要是坚持不住,会退回来的。”姬衣打了个手势,直接向前走。直勾钓一想,说得也是,各找各的机率要高,如果有危险不可能没发觉,姬衣服用了火系灵丹,能更加抗寒,这巢穴中有不少灵物,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多收获一些自然是好的。

        “上品的冰灵石!”直勾钓前进到虎巢底部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占地数亩的大型寒潭。那寒潭边上散布着十好几块上品的冰灵石,只不过让他惊骇地发现,以他造化境的实力,撑起火系的灵罩,竟然也无法过于靠近这处寒潭,至于采集冰灵石,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尺高的化灵草!”“水灵石!”直勾钓脸上都露出狂喜的神色。当然,同样眼中露出一丝异色的还有刚出现在后面的姬衣,不知什么时候碰上了,此时她用敛息术将身上的气息压抑到了极致,寒潭边上的上品冰灵石有十七块,这对于高手而言也是一笔横财,相当于十七万下品灵石。而那株三尺高的化灵草恐怕已经有上千年份,可以用来炼制化灵淬取液,不仅能治愈肉身,而且在治愈元神上比起养魂液的等级还要更高。对于高手,服用此丹,还有一定的几率使得修为大进。

        哪怕是高手,也是需要疗伤圣丹的。不过也有一定的缺点,此丹虽然有奇效,服用第二次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比不上一些普通的疗伤药。这次三人均分了这些东西,收获丰厚,等赵副宗主和姬衣走了后,直勾钓指着这个寒潭偷问水灵精:“这个寒潭如何?”“当然好啦!寒气全为灵力所凝,马上收归旗阵空间!”

        直勾钓知道了这个寒潭便是水灵精当年修炼的寒潭,后被千年寒虎赶走了,如今旧地重游,特别的兴奋!水灵精也是这寒潭的灵力凝聚日久产生的潭灵,于是高兴坏了,按水灵精的要求,把神识包裹住整个寒潭,手指如剑,“起!”手指划破长空,灵泉“嗖”地一声便收入了黄杏旗内。

        水灵精兴奋地融入旗阵内的灵泉里,在里面时隐时现,高兴那个劲蹦提了!不时向直勾钓讲灵泉的妙用。灵泉如此有用,但直勾钓却不敢大肆张扬,打算在其中种药和种菜,他同时也生怕被人发现其中蹊跷。

        这次出来后,大家都发了,灵石灵药虽不多,但效果大,而且好用,其次有几千头的妖兽,蚊子太小也是肉,收入储物戒指内后,即便妖丹,妖兽肉的价格也能让三人大发一笔横财。而那些让姬衣叫来的西歧募兵,到了之后都已收宫了,也只能在外面打打杂,寻找一下灵草灵药的,阴阴阳阳地各有收获,然后大家就这样回去了。

        直勾钓再次进入黄杏旗内的空间中,看到那一口灵泉,原本是昆仑仙域极顶的灵泉,被自已黑了回来,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木灵精出现了,向主子提示道:“光有了灵泉还不行喔,虽然这黄杏旗内部空间的土壤也有不错的灵力,但要想速成,种的灵药种子今天播种明天收获,那就差远了,如果能获得息壤,那就发了,大有今天播种明天收获的乐趣!”

        息壤是天地间灵力最充沛的土壤,土灵精念念不忘的宝贝,当年大禹的父亲鲧在荆州古城治水留下了息壤,埋藏在结界内的一处遗迹,位于荆州古城的城南门外西侧城墙脚边,系一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小土丘,其上有石柱四根,以示标志。

        《海内经》:“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也就是说,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膨胀的土壤。土灵精向直勾钓保证,只要找到息壤,加上灵泉,可以在黄杏旗空间内种植玄级以上的仙草灵药,可一日千里的速度成材,一天能比上外界十年以上的效果,如果种上一年同,等同于外界三千六百年,此后炼药炼丹,便不愁玄级以上的药材仙草了。

        伐鱼河谷到荆州古城,要御剑飞越昆仑仙域,而自已修为又渣得要命,想到上次姬伯邑修为不错,便向姬衣求助,想邀请他去荆州寻宝,武功还是那家伙的高,也不说什么宝,只说禁地历炼,姬衣听了,也想跟着去,御剑要消耗灵力,姬衣借来了一只金雕,三人坐上去便一路南行。

        这一走便走了近十天时间,一路上春和景明,风光无限!

        下了金雕,第一件事便是吃瓜群众不停讨论的妖兽潮!正在发生的妖兽潮和大将恶来领导的大商帝师进行杀伐。这一番撕杀又能捡到很多妖兽,如果卖了也能赚到很多钱,不卖贮起来自已吃也不错,那灵力充沛,可满满地提升神识,算是个好消息吧!

        在古代,所有的战争中打得最多的战役便是兽潮战,清朝之前都会有皇帝带着满朝文武狩猎的事,那便是军事预演,所有战役中国与国之间的疆域争伐比不上与兽潮的大战来得多来得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