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给钱的道理 (1 / 5)
安歌看向那两个老人和蔼的微笑,有点不自然的向外挪了挪身子,尽量让自己只坐在椅子稍前的一点。两个老人中,老王爷征战无数,马下不知踩了多少骸骨才能走到今天,她能闻到一点淡淡的血气味道,这不奇怪。
奇怪的是,他身后的那个灰衣老人,老人站在老王爷身后,如果自己只凭对于气机的感应,根本发现不了那个老人。
二百年前的江湖上没什么境界之分,江湖武夫凭气力杀人,内修气,外修力,都是一个路数的把式。诸子百家也是各有所长,传闻当时天门大开,类似于现在读书人的科举,有能力打破自身上限的那一小撮人,或是白日飞升,或是仗剑开门,或是拾阶而上,抑或是稀里糊涂的成了天人。
二百年前出现了两个现在看来的人间顶点,他们凭自己对于气机的感知,将武学境界一分十二,做十二楼观想,十二楼之上有的是五城,做长生观。五城之上的境界在现在江湖上来看也少的可怜,这些除了契机,更多的都是感悟自然的变化与运气。
这就使得那些风餐露宿的术士,山中坐忘的道士,扪心自问的和尚更得优势。划分了方向后,十二楼中前六楼为锻力,后六楼为练气。在一般走江湖的老人看来,那些飞来飞去,提气轻身的大侠,都属于世外高人。而那些“世外高人”都是崖山的责任了。
自古都说“崖山不倒,江湖不老”,作为当前江湖的执牛耳者,崖山对于江湖,可谓功不可没,这个我们后文再说。
当然这个境界分也只是两位顶点依照自己的武学境界来划分的,不能说修力的一定比练气的差,像是佛家的一些法门都是走的以力证道的路子。
安歌下山时已然明确自己在锻力上没什么突出的,也就是在练气上,已有四境,这样的武学造诣在山庄上的年轻一代中,已经是无敌手了,下山走了千百里,出了几个偶尔飞来飞去的隐士,安歌还真没发现还能有自己气机牵引不到的人。
寒心庄有两套心法,而安歌修习的就是那本女子祖师葛虹撰写的“压弦”了。练气秘籍的作用大抵都是感受周身“气”的存在,然后牵引那种无形的力量提升自己。
灰衣老人像是感受到了安歌的疑惑,微笑道:“年轻人,很不错啊,可惜还不够。”
说完,灰衣老人负手慢慢挺直了身子,在安歌的感知中,无数的气流从各个方向流向老人,一团强大的气旋转着成形,可在座的也好像只有她能感受得到。
安歌突然心生感应,想起些什么,站起身,抱拳向灰衣老人道:“前辈可是曾经一双草鞋杀穿草原的那位?”
灰衣老人笑而不语,笑容和煦,像是对待自己家的晚辈一样。
“白芦那小子现在怎样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