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开始交火 (1 / 3)
九团的火力布置有个战术强调,轻重机枪分开配置统一使用,并且要求机枪的火力不许正面射击,一律把机枪火力点设计成45度交叉火力。
整个阻击战壕也绝对不会挖成一条横线,而是错落如犬牙形状,一切严格按照张庆林团长的训练和战术布置要求。
这种重视战术的态度和配属火力在新四军中都是罕见的。
先打响的果然是新安镇方向的阻击战。
22日雨已经完全停了,中午时分伪军保安团一个连先头部队率先与淮安总队和九团一营的阻击部队交上了火,严格说是一触即溃,几乎就没还手。
伪军在进入夹击地带之后,就被四面八方的枪声吓呆了,丢下三十多具尸体仓皇败退,陈俊霖指挥部队不要追击,迅速打扫战场后注意观察,并分组休息以保存体力。
这次战斗缴获的枪支都补充给火力弱的淮安总队用于增强他们的火力,**则全部给了擅长打防御作战的九团团。
匆忙啃了点干粮不久,敌人大部队便开始发动了进攻,第一次进攻是由鬼子督战保安团发动的,这种情况淮安总队的罗荣政委和九团一营的陈俊霖营长一看就知道,立即判断是鬼子要用伪军的命进行火力侦察。
见鬼子没有进行炮火准备,陈俊霖命令九团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律不准暴露,从连到排到班逐级传达,把敌人放近到50米处开火,30米处投**。
九团现在已经是第十旅以及淮海军分区的四个支队里面火力配置最好的团队了,就是这样,每个战士平均只有20发子弹和3枚**。
一般部队,支队下属的团名义上是团,其实从兵力上也就是一个营,每个排有一挺轻机枪,每个连有一挺重机枪。
可是九团不一样,九团就是一个建制完整的主力团。而一营又是团里的主力营,其中一连更是团里绝对的主力连,一个连相当于别的部队二个连都不止。
一连每个班都有轻机枪,连里还有一个机炮排。
这次出来多带了一挺,总共有12挺轻机枪和5挺重机枪三门迫击炮的火力,但是子弹炮弹也都不算充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