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资本家 (2 / 8)
很显然,在当时正统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年广久的剥削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曾经明确地划分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
按他的计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
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
在几乎所有的**理论中,“七下八上”是一条铁定的界线。如今,年广久的瓜子工厂居然雇工12人,其性质几乎不言自明。
傻子是资本家,说了谁也不信,但用理论一套却还真是的。
在鲜活的现实面前,“经典”终于显出它的苍白和尴尬来。
如果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应该被清除的话,那么,“家庭副业”怎么能够发展得起来?难道所有的工厂人数都必须控制在7个人之下?“傻子”出的这道难题,让全中国的理论家们争辩得面红耳赤。
事实上,在当时国家,年广久绝非孤例。对于刚刚开业的十万工商户来说,雇工数量是否应该限制,到底能不能超过八个,已经从一个象的理论问题直接行变成了实际难题。
在广东一个小县城,一个叫陈志雄的农民承包了105亩鱼塘,雇长工一人,临时工40个工日当年获纯和一万多元,这在当地引起阵激辩。
在广州,一个叫高德良的个体户创办&axs63资本家,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名词之一。
关于什么人叫做资本家,在当时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最开始引发这个话题争论是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
42岁的年广久在当地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7岁开始在街巷捡烟头挣钱,9岁做学徒经商,十几岁接过父亲的水果摊开始持家。
然后1963年他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一年,出狱后为了维持生活,年广久炒起了瓜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