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隐官 (2 / 7)
过了许久,赵国的父亲又嗫嚅着开口,对他问道:“赵国还在打仗?”
赵高回答道:“是。但因为这次大地震,估计所有的军队都会撤回来。”
他父亲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这微笑在瘦成只剩一张皮包骨头的人脸上,看上去实在诡异难看。
“好。”他父亲的声音黯哑到只是几丝出气:“好,好。”他连说了几个好。赵高明白作为赵国人,他的父亲从心底里害怕秦国对赵国的用兵。
赵高的父亲,曾经被他祖父送去楚国的兰溪。向荀子学习过律法。因此上,在律法和、以及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赵高和赵成两兄弟就是父亲手把手,逐字逐条的教给他们所有的学问。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有父亲一人做老师。
只是这个老师脾气却是极差的。赵高兄弟两个从小就挨打,尤以赵高被打得最甚。有时赵高被打得狠了,在床上连躺几天也养不过来。
赵高的祖父曾是赵国来秦国的质子。而他的父亲,就是在秦国出生的长大的。只是,由于赵国质子的成分,被秦王周围献媚的人,随便寻了个错处,打入了隐官。
他父亲的坏脾气就是入了隐官后更加变本加厉。
从很小记事起,赵高的父亲就会一边用鞭子抽他一边恨恨地对他说:“你是赵国的公子。”好像这个身份是赵高生来的原罪。
不过,“赵国公子”这话只能限于在这间不足几丈的阴暗房间里说说。全家人都知道,这话可不能出了这个门。
只有赵高的母亲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把兄弟两人拉扯大,靠的是她在作坊中一手精美的绣功。母亲也是常常挨打的,直到父亲生病瘫痪在床上。
所幸赵高年少聪慧,不但学会了父亲教导的所有的律法条例,更是写得一手几乎无人能出其右的好书法。
秦国自商鞅变法,从来都是以耕战立国,以立法严苛为治国之本。
赵高从十七岁正式进入学室学习,之后以出类拔萃的成绩出任官吏。他曾以文法官吏学习了三年,成为担当文法事务的文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