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时光(回忆)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小学时光(回忆) (4 / 6)
        三是因为90年代初期钱能买的东西其实不多,楼都是老楼,一般做生意的都有,够住就行,没几个人想着多买两套。

        当时在山站市两三万就能买一套不错的房子,再想想以后还能动迁...

        如果真有心买,很多人都能成为地主,可惜没有如果。

        当时你若告诉别人,未来一套房子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仅凭房屋租金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你会发现别人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神经病,白日做梦呢这是?

        说完房咱们在聊聊车,汽车当时便宜点的十几万,稍微好一点的三十几万,豪车上百万。

        买完车还得买汽油,保养,犯毛病还得修,到处都是费用。

        想想当时的房价,再看看市场里3元一斤的猪肉,一元一斤的鸡蛋,马路边一毛钱一斤的西瓜,一毛一斤的大白菜,战斗力过硬的大妈还能讲价!

        这么一看,买车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除了贵之外,当时买车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就是借车。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无照驾驶在这些老板眼里那都不是事,如果谁买了车,那铁定是被大伙借去开上一圈又一圈的,买了车自己还没开两下就得被亲戚朋友开成二手车,这个真一点不夸张。

        刮了碰了还得去修车,谁家结婚办事情也会找你出车,早买车是非多。

        在那个年代里,你有车不借,人缘就臭,那么多钱买个麻烦还不如打出租车。

        想想也是,父亲开鞋厂后,父母双方的一些亲戚也开起了鞋厂,有不明白的就来找父亲问,还有一些父亲的朋友也有这个想法,但鞋厂真不是谁都能开的,大多没干多久就倒闭了,有些亲戚朋友留下的烂摊子还得陆野父亲收拾。

        后来想想,帮忙支摊的是陆野父亲,收拾烂摊子还是陆野父亲,出钱出力最后落埋怨的还是陆野父亲,真没什么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