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跨江湖、涉庙堂 第三十章 当得起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跨江湖、涉庙堂 第三十章 当得起 (2 / 4)
        老者没有推辞,说道:“此次出游华国九道,臣所观之景象比十三年前好的太多。百姓安居乐业,集市喧闹繁荣,只此一点,你做的就已经很好了。”

        得到老者的夸赞,皇帝朱承远面露喜色,说道:“朕扪心自问这么些年,不敢说是一代明君,但至少也是勤政爱民、任贤革新。朕就怕哪一天不在了,朕的子孙做不好,所以朕能做就尽量多做一点。”

        老者赶紧抱拳道:“陛下仁德,必千秋无期。”

        皇帝听完笑了笑继续说道:“先生什么时候也学会这套说辞了。”

        老者自嘲道:“陛下是不知道,我一糟老头子出门在外,嘴不甜点,能被人家怼死。”

        皇帝哈哈大笑:“我堂堂华国博学府的夫子,竟然还能被百姓怼得哑口无言?真乃天下奇谈也!”

        老者正是以才智闻名天下的翁师孑,华国博学府的夫子。在华国建国初期,六国使节来访,向皇帝朱承远施压讨要各种利己政策,翁师孑舌战群儒,驳得他们体无完肤,最后以华国完胜告终。从此,翁师孑大儒之名响彻各国。

        博学府,是由皇帝朱承远在建国初期,亲自下旨督办的最高学府。它只认有识之士,不分贫富贵贱,只要通过考核,一律收入府内悉心教导。而且学子不用自掏一文钱,均由户部拨款办学。博学府分为两院,分别为封疆院和致学院,封疆院重武学军事之才,致学院重文学诡辩之才,专为国家培养文武之能士。

        十三年前,夫子游历各道后,写了一份**,将自己一路上的所闻所见全部囊括其中,上至官员品行,下至百姓农耕,事无大小,一一阐明。这让当时的朱承远甚是欣喜,至少这份**让他看到了自己励精图治的成果。

        而这一次,夫子出游,皇帝陛下除了让几名影卫暗中保护外,还专门给夫子配了一名撰官,替夫子执笔记录所有发生的事。

        老子吃完擦了擦嘴笑道:“还是安华宫的伙食好,看来老臣得经常来咯。”

        皇帝握住夫子的手,正襟危坐,道:“先生年事已高,不宜再次出游,下次这种事还是让致学院的学子们代替吧。”

        夫子瞧着眼前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帝王,不禁叹了口气道:“陛下,臣老矣,能做点是点吧!况且致学院的那帮小兔崽子,个个眼高于顶,要是让他们出去代陛下行走各道,体察民苦,臣怕他们误了陛下的大事。”

        皇帝笑着说道:“这些学子将来都将是我大华的顶梁柱,应该给他们机会出去多看看,多学学,以后治国之时也能更务实,避免纸上谈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