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第 6 章 (3 / 4)
        放在店里卖的泥人,外层的都是翻模作品,里面的架子上则是精品。好些看中了里面架子上泥人的客人,偏偏兜里羞涩,最后只能在外面的架子上拣选一二同类作品充作安慰。但偶尔也有出手大方的客人,便是后面架子上几两银子一套的东西,也会眼睛不眨的买下来。

        其中数读书人的钱最好赚。

        今年又是科举大年,省城的一些举子准备赴京高考,青川这里有好几尊寓意极佳的泥人就这么被他们或者他们家人请了回去。比如‘春风一日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大型泥人作品,基本都是状元郎打马游街的题材,只是造型不同,前后一刻钟就被人买走了。要价八两,都不带还价的。

        最大的一个同题材作品是铺出的一条街,两边酒楼林立,不时有人用窗户口探出头去,把鲜花手帕都往状元头上扔。那状元着衣戴帽,骑着高头大马,生得温柔俊秀,双手作揖,笑如春风,还有前头举着状元游街牌子的护卫和两侧探着脑袋看人的普罗大众。

        这作品长一米宽二十厘米,人物都做得小巧,但十分细致,连状元郎的双眼皮都明明白白的,虽然人物众多,但几乎没有重叠的长相和打扮,衣饰纹理都极为贴近现实,整个场景栩栩如生,乍一看仿佛自己在高空往下看着。

        青川做了三套,最后就成功了这一套,因此卖得极贵,八十两不讲价。

        这个极贵是青川自己的感观,事实上这一套泥人刚挂出去不到两个时辰就卖了,一个年轻公子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招呼着两个家丁抬回去,他还拣选了几个别的闺阁女子喜欢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传奇四美题材泥人,凑了一百两银子,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银子,一锭十两,十锭一百两,特别压手,他得放在小箱子里抱着回去,开玩笑,十来斤的重量呢。

        这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日进账一百两,扣除一年三两的租金,只要不买奢侈品,他一个单身汉随便花能花个几年。青川趁热打铁,推出了一系列和科举有关的泥人,都卖得十分火热,直到科举热潮过去,生意才冷清下来。

        青川买了一只烧鸡,打了一坛五年的花雕酒,谢谢表舅让衙役特地绕路到这边巡逻。还回了一趟老家,给家里人都买了东西,一堆堆的都是省城的货。乡下人能用省城的东西总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所以他每次回来都要带上很多省城货。他志得意满的返乡,最后在老太太的催婚大魔咒里落荒而逃。

        科举热潮之后,青川的生意冷清下来,但也一直维持着一天四五十单的频率,这其实很不科学。因为泥人不是消耗品,尤其煅烧过的泥人,保存得好能放十几年甚至更久,若是拿着罩子罩上,一二百年也是能放的。

        隔壁泥人铺子的老板羡慕得都快哭了。

        其实原理很简单,青川推出了刷销量的杀器:一名限量纪念版,二名系列限量版。

        什么年代都有集邮癖患者和强迫症患者,七夕限量‘鹊桥飞渡\',就一套,同款造型明年不再出,买是不买?限量三套的八仙过海就买了一个,剩下七个买是不买?春夏秋冬四个系列传奇四美一共十六个泥偶,咬咬牙买了春景系列的四美,别的三套买不买?春装好看,冬装也很不错啊。还有唐宋八大家、竹林七贤……不买就可能永远凑不齐一套,买了心疼自己的钱包。

        平民家庭的也就算了,但凡家里有点钱的人家的公子小姐,总是有买那么一两件的,单独一两件又不贵,顶多半两一两,也就半个月的月钱。但是只要买了一件,接着就是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