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骑红尘侠女郎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骑红尘侠女郎 (5 / 6)
        刘元清眼圈发红,挣扎着把身子坐正了:“唉,不是我想寻死……是死来寻我……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不都看到了?”

        曹孟阳天生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虽然和刘元清打的交道不多,但还记得他家里的情况,见他情绪低落,便劝慰道:“嗯,看是看到了一点……我记得原来你家有个缫丝作坊,生意一直不错,就算这两年不太景气,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啊!有道是‘船到桥头自会直,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一时一事想不通就……”刘元清总算情绪稳定了下来,也许是压抑了很久,找不到知音,于是他把自己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都倒了出来,也算是一种疏解压力吧。

        “都怪我异想天开!结果把家里面搞得倾家荡产,还拖累了老父亲……”刘元清眼眶里都是泪水,声音哽咽。他说道,“几年前,我就察觉丝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后来打听到欧洲佬和**人在打仗,估计是丝绸的销售会越来越萎缩,恐怕海运也会中断。我跟父亲商量,想另辟蹊径转个行当。我是登莱化工机械学院毕业的,在学校做试验时,无意中做过一种小装置可以把景物拍下来,但是影像保存的时间非常短暂……“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基本上把它搞成了。我把它叫做留影机,虽然还有些瑕疵,但我觉得只要把改进一下应该前景不错。父亲看过之后,也觉得这东西有前途,就投入了大笔的资金研究让我搞研究,可惜看似容易做起来难,有几个技术问题卡住了我,一拖就是五六年。家里却被债务拖垮了。哎,这都是命啊!”

        曹孟阳好奇问道:“刘兄,你试过啦?真的可以把影像留下来吗?”

        刘元清肯定的说:“曹兄弟,实不相瞒,有几张影像都保存两年了,图像还是很清晰。”曹孟阳眼睛一亮,心里灵光一闪顿时来了兴趣,又问道,“刘兄,能让我看看你做的那个东西吗?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刘元清苦涩的笑了笑,说:“有什么好介意的,反正我也撑不下去了,你也是我的债主,还救了我的命,如果你喜欢,送给你又何妨?”

        下午,曹孟阳终于在曹家老屋的地窖里看到了那个所谓的留影机和他拍摄的图片,果然非常清晰。说起来这玩意儿并不复杂,它是让一块表面上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蒸以水银蒸气,并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就能形成永久性影像。经过五年的努力,刘元清根据此方法制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由于经费不足,他的研究已经无力再支撑下去了。

        看到相片的效果时,曹孟阳被震撼到了,除了颜色是黑白的,跟实景一模一样。在这个时空,还没有人研究这方面课题,刘元清也是在学校做实验时,一时好玩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原理。在这个时空,云清照相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摄影方法。

        于是,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曹孟阳在没有请示父亲的情况下,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不仅替刘清源还清了债务,还出资支持他继续研究改进留影机。唯一的条件是他出资金,刘青云出技术,两人合伙成立一家摄影器材公司,曹孟阳占六成股份,与刘元清共同拥有这种留影机的专利。刘元清已经走投无路,哪会拒绝这么好的提议,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协议。有了资金的刘元清把他新的想法付诸实施。

        他利用望远镜的原理,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留影机针孔的位置上,果不其然,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两个人大喜过望,曹梦阳认为留影机不好听,就改名为照相机,开始筹建第一家照相机作坊,同时把商行隔壁的门面也租了下来,准备开一家照相馆。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过年的时候,刘元清在曹孟阳家里发现了赛璐璐,这是哈尔滨石化厂出品的一种最新的材料,刘元清灵机一动,把碘化银涂抹在上面制成新的感光材料,无意中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但这让他找到了另一种思路。

        经过三年的悉心研究,这种胶片越来越成熟,相片也越来越清晰。正德三十九年(1548),刘元清潜心研究,再次突破自己,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