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大明暗卫零零柒 (2 / 5)
“哈哈哈……”
冯三爽朗地笑了,他拍拍张老茂的手,两个人相视一笑。打开了心结,张老茂心情畅快,胸中豪气顿生。仿佛又要踏上新的战场,他意气风发的吆喝了一声。手一甩,一个漂亮的鞭花,鞭梢发出一声脆响,健壮的驮马加快了步伐,小小的商队在“叮叮当当”的马铃声中迎着朝霞,向西越走越远,走向那新的征程。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让我们把视线回到朱厚炜这里。阔别五年后,齐王再次回到他在长安的临时住所,位于华清池的环园。如今长安物是人非,已经很难看见当年地震的痕迹了。
当初峥嵘岁月里,他亲自领导着关中的老百姓,在满目苍夷的废墟中重建关中,如今每每想起还唏嘘不已。正德二十九年关中大地震后,他来到长安曾经在这里一间小卧室里整整住了一年,呕心沥血抗震救灾,应对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麻烦,整整一年没有踏实睡过一晚。当时,他只要闭上眼睛,就会想起废墟中尸积如山的场面。那段时间是他这辈子最痛苦的岁月,这场灾难冲击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为了麻痹自己,他真的可以称作“宵衣旰食”忘我的工作,在这华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这次大地震让关中地区官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换血。包括山西,河南,陕西以及青海等地官场基本上从上至下换了一个遍。廉政公署是齐王手中控制官场的一把利剑,骨干成员都是原登莱行政学院出来的。这些人对贪污的手段手法实在太了解了,所有被揪出来的贪官污吏个个证据确凿,通通的办成了铁案。
顶替这些空缺的官员清一色都是齐王系统培养出来的文官,都在山东、东北、奴尔干或者吕宋这些地方工作过,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大局观很强。如果说大明现在哪个地方的政府最清廉、效率最高,如今无疑就是关中地区。齐王麾下的人才储备之丰富,人才之全面,让人瞠目结舌。
朱厚炜这次来长安第一是为长安即将投入生产的长安汽车制造厂剪彩,这座新厂未来主要以生产载重卡车为主。投入生产以后,可以大大缓解国内运输业对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完善整个国家的物流体系,让那些火车无法抵达的地方也能够用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扩大内需。把新的长安打造成中亚地区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如今长安的临潼区。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名为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五一大地震后,宫殿更加萧疏。正德三十二年,大明朝廷派出专业的工程队对华清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是焕然一新,规模比历史上更大。
正德三十五年八月十五,恰逢中秋节。来自关中各地的官员在华清池主殿济济一堂,一时间人头涌涌,高朋满座。朱厚炜放眼看过去,发现关中地区官员基本上年龄集中在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区间,大部分是大明行政学院毕业的毕业生,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政队伍,懂科学,又有干劲。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关中地区的高层基本上都是王阳明的亲传弟子。比如担任陕西巡抚兼长安知府的薛侃、陕西布政使陈九川,山西巡抚梁焯,还有顾应祥、陈鼎、万潮、萧鸣凤、梁谷、穆孔晖、魏廷霖、林达、季本(徐渭老师)、应良、王艮、聂豹等人,分别担任受灾地区的布政使、知府或知县。整个关中地区基本上成了王阳明嫡传弟子的天下。
陕西政务大厅基本上是在汤泉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勤政殿是汤泉宫的正殿,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
会议开始之前,薛侃邀请齐王殿下来到一个被红布遮盖的巨大的方桌前,他让工作人员把红布掀开,对朱厚炜道:“殿下请看,这就是我们长安府衙将要改造的长安城!”在一阵惊叹声中,呈现在一众官员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城市景观微缩模型。
长安知府薛侃今日特意为齐王担任解说:“殿下,这是在唐长安大明宫的基础上进行的复原和重新设计,这里是原太极宫,这里将会改建成为皇帝陛下在长安的行宫。左为文浩轩右为神武台。您在看这里,在这前面将建一个巨大的长安大广场,中心有水池、花园、雕塑。在往前就是承天门,在承天门前面我们打算建一条东西走向的新长安街,这里将是关中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业步行街。臣等希望五年新长安竣工后,皇帝陛下登基四十年的国庆纪念日能够来长安举办,这条街完全可以承担国庆阅兵和盛大游行活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