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风行电激物震荡 (2 / 6)
“呵呵,奉旨聊天!本官这也算是开了先例。聊什么呢?虽然本官当过兵部给事中,大家都知道,给事中是专门给别人找茬的,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那是人见人恨,狗见狗嫌,个个都是敬而远之。所以呢,本官在兵部干了十几年,军事上至今屁也不懂。“
说到这,夏言表情夸张地说:”没办法呀!所有人躲咱都躲得远远的,想找人想学点啥,门都没有!所以说呢,今天本官肯定跟诸位聊的绝不是行军打仗的事。再说诸位将军都是纵横万里黄沙戈壁,领先破阵、叱咤三军的好汉。本官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不会关公面前耍大刀。本官还要点面子,实在不想出丑。丢不起那人……”
“哈哈哈哈……”
在座的众人哈哈大笑。夏言诙谐幽默的话语,顿时把众军官拉近了很多,对他这位文官也没有刚开始的那样排斥,就连一直与文官不对付的江彬,也有了几分笑意。不过他更加的诧异,没有想到朝廷堂堂的二品大员,也会说些粗话。众军官现在也来了兴趣,一个个竖起耳朵,等待他的下文。
等众人安静下来,夏言捋一捋络腮胡须,再次开口说道:“有人问了,皇上派我这个文官来到军中不聊军事,那聊些什么呢?难道跟诸位聊四书五经,礼义廉耻?嘿嘿!你们还真没猜错,虽然咱们今天不聊四书五经,但的确要聊聊礼义廉耻。临行时,皇上说:江彬麾下的这支部队朕还是了解的,打仗没问题的,作风顽强,英勇善战,在咱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好部队……”
说到这里,众人的脸上都露出喜意,江彬也有些得瑟。夏言却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皇上说,这支部队打仗没问题,可惜军官大多不懂政治,朕很担心啊!担心你们处理不好跟藏民的关系,甚至可能好心办了坏事……”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都用不解的目光看向坐在上首侃侃而谈的夏言。
夏言并不理会大家的不满,不紧不慢的说道,“齐王曾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军事行动。这一点,我想诸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想要懂政治,首先要了解这次西征的目的。我们是应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的请求,去救援阿里三围的。换句话说,我们就是去帮忙干架的,乌思藏人肯定会热情相待,这里就出了个问题,我们该如何与乌思藏土司、王公以及宗教领袖打交道呢?是鼻孔朝天,一副恩人的模样?还是不卑不亢,和睦相处呢?这是今天本官要跟诸位谈的内容之一。“
”另外阿里三围有个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这还是太祖皇帝洪武初年亲封的,不过洪武十五年以后,就形同虚设,渺无音讯。最近传回来消息,据说是洪武十四年被克什米尔沙阿王朝苏丹宰因·阿比丁给入侵,算起来都被人灭掉了百多年了,这会儿又冒出来了一个自称搠思公失监元帅的后裔,拿着当年太祖爷御赐的金印前来求援,这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是把他当做真的,还是把他当做骗子呢?这也需要考验在座各位的智慧。“
”另外据锦衣卫的情报了解,阿里三围的情况如今比乌思藏其他地方更加错综复杂,各种势力交错,里面既有朋友,又有敌人。如何在当地处理好**,又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这也很考验大家的智慧。这些都是诸位入藏之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皇上说了:这次西征莫卧儿帝国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夏言接下来所讲的内容就是传达入藏部队的纪律,同时介绍阿里地区以及莫卧儿帝国一些情况。说实话,入藏部队的纪律那是相当严格,而且管得特别的细。把在座的军官听得一个个目瞪口呆,有些内容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譬如说你在普通藏民那里根本不能随便买东西,都得遵守这个纪律。又譬如晚上如果是进了村庄,部队不准住寺庙,村庄可以住,寺庙根本不准住,而且,女人还不准到寺庙里面去,转都不能转。夏言是礼部尚书,管的就是外交事宜,对各地的风情民俗了若指掌,而且这老家伙表达能力特别强,说话也非常风趣。因此众人都听得非常认真,也不觉得枯燥。
正德皇帝专门派夏言来强调入藏部队的纪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以前入藏的部队因为不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曾有战士跑到神山上去砍柴,犯了当地藏民的忌讳,再加上语言不通,引起了双方的对峙,差点因此引起了一场叛乱。
稍不注意,一件小事往往会引起矛盾激化。甚至可能引起朝廷在乌思藏的统治,非常不值得。经过这些年的乌思藏驻军的总结,齐王根据前世的一些经验,亲自起草的入藏部队三十六条纪律。经过这些年的严格执行,拉萨驻军这才与藏民渐渐的融洽起来。
今天与会的军官,从总指挥江彬开始,每一位手里都拿到了有**的入藏部队注意事项的文件,每一条后面都写的密密麻麻,厚厚一叠拿在手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夏言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时辰,直到巳时三刻才讲述完毕。最后,夏言介绍坐在他身边的林正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