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天子非常赐颜色 (2 / 5)
他现在和跟在身后的那些官员毫不怀疑,这些激动的士兵绝对不可能拒绝任何来自皇帝的命令,哪怕这支军队是属于齐王,难道这就是朱厚照的王霸之气?跟在朱厚炜身边的邵宝也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正德皇帝的背影,他的嘴唇也在颤抖,看得出来他也很激动。
见到自己老师困惑的目光看向自己,邵宝凑在齐王的耳畔大声说道:“校长,您恐怕不知道吧?参加过南征和西征的军中,这些士兵和军官们的情绪都会像今天一般狂热,这种狂热像是一种流行病,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其影响!只要有皇上在,大明军队就会所向披靡!咱们大明军队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不是我们精良的装备,不是我们良好的待遇和训练,而是因为咱们大明有一位伟大的、雄才大略的皇帝。我告诉您,校长,只要有皇帝在,再困难的环境,咱们大明的军队都不会垮!”
“靠!这么牛逼!”
朱厚炜此刻真有些羡慕嫉妒恨,自己花了近三十年的心血武装的这帮家伙,没想到几次出征就让正德皇帝俘虏了这些将士们的心,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便宜这家伙了。虽然自己亲自打造了这支军队,士兵们也很崇拜他,但终究是达不到这般受爱戴的程度。想想也是没道理呀!自己咋跟他的差距如此之大呢?朱厚炜百思不得其解,他心中暗暗吐槽:咱也跟这家伙出征过两次啊!咋就感觉不到这家伙的魅力呢?难道两个人太熟了,自己已经习惯了吗?
此时此刻,站在将士中间正德皇帝却是另外一种感受,有一种激情在他的心中翻腾。朱厚照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这些朴实无华、意志坚韧的士兵们,是大明帝国的力量所在,正是他们在万里之外的牺牲和付出,铸就了大明崛起于东方的基础。
校场上,上万名官兵列成整齐的方队,俺首挺胸,用狂热的眼光望着站在检阅台上的大明皇帝,他们的伟大统帅。其实,朱厚炜没想到导致这一切的正是他自己,那句挂在嘴边的“荣耀归于皇上”的话,正是他喊出来的。恰恰也是铸就正德皇帝光辉形象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句话,将士们可以舍身忘死的拼杀,因为这是话,在困难的局面,将士们也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在如今的大明军人的心目中,这位皇帝给了他们这些军人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给了他们无上的荣耀。是正德皇帝让他们从此不受文人的歧视,他们子女军人子弟的身份从此成为了一种骄傲,能够挺起胸膛做人。虽然真正改变这一点的是齐王,但实际上知情人没有几个,更别说那些普通士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是一个封建帝王的时代,作为皇帝天生就具有这样的魅力,正德皇帝身上的性格导致他本身就是一个天生的军人,睿智且勇敢,再加上所向披靡。两者相加更加放大了他的伟大!
军人本来就是崇拜强者的,尤其是这个帝王被神化的时代。如今在大明帝国,每一个大明军人都愿意为其赴死,这不仅只是为国家、为战功,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英明神武的领袖,效忠皇帝就是效忠国家!在这个帝国时代,这种思想也被朱厚炜无意识的带到了军队之中,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军人的骨子里面。
在经历了最初的狂热之后,随着正德皇帝走出被自己搅乱的方队,那些激动的士兵们立即重组方队,此时他们望着检阅台上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台上台下的士兵和军官们都站得笔挺、昂首挺胸,努力在皇帝面前展现出自己良好的军容,在官兵们看来,或许这将是他们一生之中最荣耀的时刻,驻扎在边境上的军队,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亲自检阅。
当正德皇帝走上演讲台话筒前面的时候,站在训练场上的官兵们立即放缓有些激动地呼吸,以聆听皇帝陛下的演讲,此时军营除了官兵们的呼吸声之外,再也听不到一丝声响,军队永远是一支纪律部队,即便是最激动的时刻,他们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纪律。
望着台下这些士兵们,先前到达军营时这些士兵们激动的表现让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西征归来后,朱厚照最骄傲的是自己拥有完全忠诚、同时崇拜自己的军队,作为一位封建时代的帝王,朱厚照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理解,那就是军队必须完全忠诚于自己。
正德皇帝心里隐藏着一个秘密连朱厚炜都没察觉到。正因为朱厚炜在军队中大力宣传保家卫国,忠于皇帝的思想。正德皇帝通过他安插在齐王身边的眼线,发现齐王麾下的军队比其他大明军队更加忠诚于自己时,这才放下心来。
说实话,从小到大,正德还是很怵朱厚炜的,尤其是成年以后,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他不可能没有一点警惕性。他这位弟弟实在是太能干了,能干的让人害怕。从骨子里来说:皇帝都是自私的,帝王思想已经进入到朱厚照的骨子里,他平时扮猪吃老虎隐藏的很深,以至于朱厚炜至今还蒙在鼓里。
朱厚炜不仅武功高强,身世神秘,而且实在太能赚钱了,对于别的皇帝来说,朱厚炜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即使是唯一的弟弟。所幸的是,朱厚照不是别的皇帝,他就是皇帝界的一朵奇葩,有着不亚于唐太宗那样的胸襟。当初登基时,在文官、宦官、齐王三者之间,他选择相信自己的弟弟没有野心,大胆启用自己的弟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