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桃李我公天下满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桃李我公天下满 (1 / 5)
        正德二十七年,北京新建伯府。

        四月十九日申时刚过,贵族院议长王阳明比平时提前半个时辰下了班,匆匆回到府中。此时家中正摆酒设宴,今日是他六十五岁寿诞,弟子们从各地赶来要为他祝寿,盛情难却之下,他也就答应了下来。父亲王华已经去世四年了,出孝一年多,家里人很想热闹一下,恰逢他的生日,王阳明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天气转热,新建伯府去年在后堂东边新盖了一座木屋,酒宴就设在新盖的木屋。父亲过世后,回到家乡守孝三年的王阳明萌生了退意,一心盼着办理退休回家,可是皇太子始终没有同意,无可奈何之下,王阳明干脆为这间新木屋命名为“思归楼”。

        今年的生日,王阳明本不想大操大办,除了家里人,就是自己的学生。并没有通知外人,今天参加寿宴的客人全都是他的弟子。他归来时屋里已经济济一堂,学生们见到他纷纷上前施礼。在座弟子有何春、何廷仁兄弟,黄宏纲,管登,邹守益,陈九川,欧阳德,薛侃,冀元亨,梁焯,袁庆麟。

        何春字元之,举人;何廷仁字性之,秀才;黄宏纲字正之,举人;管登字宏生,秀才。四个皆新收的弟子。

        邹守益,江西安福人,字谦之,二十九岁。正德元年,王阳明在吏部当会试同考官时,慧眼识才,选拔邹守益为会试的会元,后来殿试时他被钦定为探花。中进士后,邹守益入选翰林院编修,但他只干了一年,便辞职回家继续读书,后又随王阳明去了瀛洲担任总督府咨政,去年才调回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陈九川,字惟溶,江西临川人,二十五岁,正德二十四年进士。

        欧阳德,字崇一,二十三岁,吉安泰和县人,十五岁中举,与陈九川同一年中进士,是王阳明弟子最年轻的进士,现在军机处军情司任参议一职,据说皇太子很器重他,前途无量。

        薛侃,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在瀛洲拜师入门。

        冀元亨,正德十一年中举,今年从国子监行政学院毕业,正在刑部实习。

        梁焯,字日孚,广东南海人,三十六岁,陈九川同年进士。曾经担任登州县令,登莱巡抚,是东海舰队司令吴满屯的妹婿,刚被调回北京等待新的任命。

        袁庆麟,雩都县秀才,六十四岁。字德彰,号雩峰。现为赣州义泉书院山长,王阳明座下年纪最老的学生。

        王阳明面南正坐,大家按年龄排座,袁庆麟左边首座,冀元亨三十七岁,右边首座。酒宴开始,王阳明巡视一圈后,说道:“这些年来,我忙忙碌碌,东奔西跑,从扬州到瀛洲,一直没有时间与大家一起畅饮过。我先喝三杯,算是对你们各位表示谢意。”

        先生感谢弟子,这是唱的哪一出戏?各位面面相觑,一起站起身,恭敬而疑惑地看着王阳明连喝三杯。王阳明喝罢三杯,这才笑吟吟说道:“你们每人三杯,三杯酒代表为师的心意。”

        欧阳德年龄最小,他不解地问道:“先生今日喜逢六五大寿,您几十年来金戈铁马,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屡立战功,如今贵为大明的伯爵,上院议长。弟子们应该向您敬酒祝寿才对呀,这是弟子们失礼在先吧,先生?”说完,大家一起看着王阳明。

        王阳明笑眯眯地说道:“小秀才,你有疑问,喝罢三杯酒,再听为师解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