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伊比利亚羡东风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伊比利亚羡东风 (4 / 6)
        明朝的军队呢?这就不是克鲁士一个人的看法了,葡萄牙人跟大明军队交过手的人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说:”我们在大明军队面前,跟非洲那些土著、南美的印第安人在我们面前没有任何区别。欧洲人,看在上帝的份上,永远不要和大明为敌。”

        很多葡萄牙人在战场上,看到过明军整齐划一的战阵,熟练的操练动作,犀利的武器,以至于这位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如果大明帝国愿意,只要派出一支舰队,就可以横扫整个欧洲。感谢上帝,他们的疆域足够辽阔,人民足够富足,那里的人民热爱和平,没有太多的扩张欲望。“

        以上种种描述出来的明国人形象,也就成就了克鲁士书中那句影响欧洲几百年“中国热”的感叹:“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不得不承认整个欧洲的愚昧和落后。大明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太高太大了。”

        自从克鲁士教授的书籍热销后,这个在他眼里那个无比惊艳的大明帝国,成为了欧洲人向往的天堂。可以说从此以后,大明帝国成为欧洲人谋求自身发展的一个远方的他乡,成为一个欧洲体系外可作为论据引用的榜样。

        这就是朱厚炜派出克鲁士最大的目的,那就是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塑造大明帝国不可战胜的形象,为将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一定要依赖于战争,输出文化也是一种手段。肉体上的征服只是最低的一个层次,精神上的征服才是至高的境界。

        克鲁士奉命从大明带回了大批翻译过的书籍,主要是四书五经,儒家历代的著作,放在后世简直可以办一家孔子学院了,朱厚炜让欧洲人从这个时代起,开始接触儒家文化,看看能不能在欧洲圈一二脑残粉。反正成本也不高,试一试又不会怀孕。

        欧洲现在还处于文艺复兴之前,科技方面的书籍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要保密的,朱厚炜要掌握住时机,让大明迅速发展起来,提前开始工业革命。可以预见到,未来西方只能向着东方仰视,让这些欧洲人明白,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存在。

        ……

        1513年五月的一个黄昏,一辆马车载着克鲁士教授来到了塞戈维亚城堡,斐迪南二世邀请他参加今晚在这里举行的宫廷晚宴。

        塞哥维亚城堡位于塞哥维亚城西端,城堡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当时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尔(Castile)的要冲上,临崖而建的塞哥维亚城堡,因战略考虑,拥有绝佳的视野,入口还有十多公尺深的护城河,以防范敌人攻入城中。

        要了解欧洲,不得不提斐迪南二世刚刚去世几年的妻子伊莎贝拉女王,这个女人就是个传奇,甚至可以称为欧洲之母。在原时空,她和她的子孙后代一直影响着整个欧洲的格局。

        伊莎贝拉于1451年出生于卡斯提尔王国(后世西班牙的一部分)的牧歌镇。她小时候受过严格的宗教训练,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她的同父异母长兄恩里克四世从1454年到1474年死去时一直就任卡斯提尔国王。

        那时候西班牙尚未统一,主要分为几个王国:卡斯提尔、阿拉贡、格拉那达、纳瓦拉等。卡斯提尔的面积最大,阿拉贡位于后世西班牙东北部,格拉那达位于南部,纳瓦拉在北方。

        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伊莎贝拉是继承卡斯提尔王位的候选人,又是欧洲最富有的女子,因此许多王子都向她求爱。她的同父异母兄长恩里克四世希望她嫁给葡萄牙国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