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密查案顺藤摸瓜 (2 / 10)
……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
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在元代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弥勒佛。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经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僧普度奔走营救,白莲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后恢复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动又被限制。
此后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外加其信徒多为下层群众,故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率先武装反元。
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即阿弥陀佛)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很大影响。大明立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深知白莲教的危害,从来就没停止过对白莲教的镇压。
明初就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明朝的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御马监太监张忠就是一个白莲教徒,他出生在一个白莲教世家,父亲在教中有一定的地位,成化年间一次民变中,死在官军的围剿之下。。一家三口只剩下了他和自己的妹妹晴儿。
霸州张茂其实就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同样也是白莲教中人,为了报仇,张忠自阉入宫,从一个小太监做起,渐渐成为了掌握御马监军马的一个掌军太监,晴儿也成了宫中的女官。
其实他的任务是潜伏在宫中,以待时机。刺杀弘治皇帝,是他不得已而为之。事情来的突然,永安公主朱秀英无意中撞破刘保山克扣小太监的口粮,逼迫新来的小太监成为信徒的事情,钟鼓司管事太监张德不得不杀刘保山灭口,没料到被东厂厂督孙洪看破,不得不垂死挣扎,最终死于枪下。
事发以后。。张忠害怕自己暴露,便派出了唯一的知道他身份的张德弟弟张轨前去刺杀皇帝,想引起宫中的动乱,把水搅浑。即使不成功,同样也是杀人灭口,除去了张轨。
果然一切都按照他的设计,全部都实现了。刺客死了,没有了知道内幕的人,弘治皇帝也驾崩了,朱厚照继位成了正德皇帝,一切重新开始。
时过境前,近一年来没有任何动静。张忠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了,这才放下心来,安心自己本职工作。所以这一年多来,他一心一意的在御马监训练麾下的官兵,算得上是兢兢业业。
今天也不例外,张忠高坐在校场一侧的点将台上,看着下面的操演的兵卒,心中志得意满。张忠心中颇有些得意,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掌控了这支大明最强悍的军队,右营部分军官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换成了教众,都是他的亲信。一旦天下有变,自己也可以飞龙在天,为父母报仇。正在张忠浮想联翩的时候,掌御马监太监张永带着几个内侍匆匆赶来,见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张忠赶紧迎了过去,躬身行礼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