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垂衣端拱浑闲事 (3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垂衣端拱浑闲事 (3 / 10)
        朱厚炜看了看笑道:“大哥,种的都是棉花。”

        “棉花?”朱厚照有些??异,又看了几眼,说道,”为何江南种棉桑如此之多?难道不怕饿肚子吗?”

        “都是利益驱使的呀!因为种棉花比种粮食挣的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就把田荒废了种棉桑。”

        “那岂不是会影响粮食产量?”

        “呵呵,的确如此。这里的人现在都是从两广买粮食。应天附近还算少的,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更有过之,江南得机枢之利,升斗小民以蚕桑丝绵得利,远超种田,是以人人舍本逐末,原本的产粮重地,如今自给尚不足十一,余者皆需湖广江西运来,每到两季收熟,各条河上粮船不绝于途。”“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朝廷必须下令制止这种行为。”

        “没有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经济上的问题,靠一纸公文根本管不了。不要说别的地方。山东其他地区,实际也相差不多,大哥未去过衮州和东昌,那里同样遍种棉花,得利确实远超麦粟,于一家一户一村一寨可如此。

        登莱如今有上百万百姓,却不可如此,所以小弟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让本地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个就叫粮食补贴。北地今年愈加天旱少雨,饥荒一来,这棉花也吃不得,到时再仰食于商贾,非智者所为。”

        “唔,你的方法好是好,可朝廷不像你这样财大气粗,没有这么大的本钱做呀!”

        “其实不必这么麻烦。朝廷也有办法,只不过没人有这个远见。”

        “哦,说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大哥去年从伊犁回来,你没有注意到那边的气候吗?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其实就是伊犁和哈密,唯一的难度,就是距离太远,人口稀少。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办厂,直接运输过来成品。我现在搞了个棉纺厂,发展海运。

        天竺就是这个世界上棉花种植最多的地方,我用瓷器丝绸去换取这些棉花回来,就是为了挤压江南的棉布利润。一旦无利可图。。这边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棉田的数量。农民也会开始种粮。”

        朱厚照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又摇摇头说道:“这样恐怕也会出问题。那些小农的棉花一旦卖不出去,很可能会破产,甚至导致土地兼并。会出大乱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