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神龙变化竟何如 (8 / 9)
就这样,以李士实、刘养正、李自然等为谋士的朱宸濠造反团队核心领导班子组建完毕,有了决策层,等于有了大脑。大脑告诉他要办的事实在太多了。。办事花钱,天经地义,靠朝廷供给的那点禄米远远不够。
刘养正替朱宸濠想了个绝招,向土地要钱,那是千百年来中国固有的经济方式。侵占民田,老百姓没处说理去,地方官员根本管不了。田地有了,朱宸濠金枝玉叶,他手下没那么多人去种地,要说朱王爷实在聪明得紧,他把侵占的田地再给原来的百姓。
不是朱王爷发善心归还于你,而是租给你的。你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庄稼熟了,朱王爷要来收租。这样一来,朱王爷空手套白狼,仓廪着实丰厚可观。有了额外的经济收入,不再靠天吃饭。
地有了,粮食有了,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派人去北京总不能运一火车皮大米去办事,不方便,不实惠,人家直接要银子。宁王府不是国库没那么多银子,问题难不倒朱王爷,他有一劳永逸釜底抽薪的好办法——抢劫!没有比这个来钱更快的方式了,朱宸濠养了一批盗贼如李镇、周伯龄、凌十一、吴十三、闵廿四等,秘密搞了个甲子营,他们天天出去抢劫,出事王爷兜着。几年下来,金库蔚为壮观。
粮食有了钱有了,朱宸濠开始施行他的关键一步,尽快恢复王府卫队。手里没有兵,你再有天子骨相帝星砸你脑袋上也是白扯,最后与朝廷亮底牌真刀真枪拼起来不是煎饼卷大葱,只有手里拥有武装力量,说话才能硬气,才有可能夺取帝位。
眼看着一切顺利,谁知到了弘治十七年,太子与卫王横空出世,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草原竟然平定了影响大明百多年的边患,尤其是东宫六率超强的战斗力更是让这位野心勃勃的宁王胆战心惊。赶紧收起了自己的爪牙。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两年,随着朝廷军队改革逐步完善,各地卫所也整顿完毕,朝廷的军队越来越强大。朱祐樘去年又乘势在全国清查田亩,而且这次清田来势汹汹,是由东厂和锦衣卫协助清查,没有哪个地方官敢**,否则真是要掉脑袋的。
朱宸濠一下子失去了最大的财源,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本地朝廷的军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剿匪行动,朱宸濠的打劫事业也不敢干了。。更是让他捉襟见肘,财政立马陷入了困境。
而朝廷的情况恰恰相反,随着摊丁入亩的政策开始实行,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好,倒是有了几分盛世的景象。朱宸濠虽然是个文青,但也不傻。现在所有的有利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他全都不占,造反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朱宸濠渐渐感觉到造反是一件极有风险的伟大事业,暗地里有些心灰意冷。
他恢复卫队的图谋也没能得逞,收买的朝廷官员和太监这次都一一落马,前面花的银子都打了水漂。没有拿得出手的正规军,靠那些江湖上山贼水匪,本地的地痞流氓想要作乱,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密室在后殿一间宫室里。。朱宸濠高居上首王座,脸色铁青,紧紧抿住嘴唇,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丹陛之下,一对高约三尺的纯金仙鹤立座上一对香台,正冒着淡淡的青烟,散发出隐隐的幽香。
两位谋士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宁王府现在身陷危机,摊上大事了,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不久,在座的所有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
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刘养正当时献上搅乱北方之计打动了朱宸濠,几年前就开始付诸实施。为此,刘养正假冒算命先生前往京师坐镇指挥。要说这刘养正还真有两把刷子,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还真就在京城打开了局面。
前些年,他不仅收买了很多朝廷的官员和宫里面的太监,还联络上了河北、山东的两股马匪。在北方时,刘养正敏锐地察觉到北方马户积怨已深,对朝廷马政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他便唆使刘六、杨虎两大马匪你对抗朝廷苛政的名义起事造反,攻下一两座县城扩大影响力后,举起造反的大旗,吸引马户前来投奔,这样可以搅乱整个北方,动摇朝廷的根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