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班师振旅歌凯旋 (2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班师振旅歌凯旋 (2 / 9)
        蒙古人的进攻向来是声东击西,明明这边发现了敌人,却从那边出现了,你刚扑过去,他又从你背后杀来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怎么办?换成王越,肯定是仔细侦察,摸清敌人的大本营,然后直接带兵抄老窝,可陈寿干不了这个活。干不了。他就用自己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固守。

        于是陈寿下令,主力部队从即日前开始换防,以延绥边墙为核心,分成十个部分,在城外分头驻扎,每个部分之间相距不能超过十里。这下可炸锅了,这不是折腾人吗?原先都是少量部队在外围,大部队集中,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扑,这样一搞,是干什么?

        可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很有自知之明,毕竟他不是王越,要是去迎战,恐怕回都回不来。蒙古人长久以来的优势是他们的机动性。。对付机动性,要么你机动对机动,可明军骑兵少,没有这个本事。

        文官的思维就是,俺没有本事不要紧,你来得快,我防不着,可是我明军有火器,就算是你以多打少,短时间内你打不动我,只要我能守住营盘拖住你,等待援兵到来,到时候哭的就是你了。

        所以陈寿大置火器,不但配备了火铳,还大量制造能够守卫营盘的火器战车。整个部队的布防也颇有创意,部队与部队之间形成掎角形的布防态势,整个的防线就像一张网,你撞上一面,整个网一收,就把你网在里面了。

        呵呵。。这就是文官带兵的思路,明哲保身,光想着守了!他就没想过这样成本有多高。大明为什么越到后面,军队就越来越没有锐气,这就是以文御武,保守,害怕犯错带来的最大问题。这样的人打仗怎么会有锐气?

        实事求是的讲,陈寿是个好官,非常的清廉,而且不瞎指挥,算是文官中不错的了。可这样又有什么用?即使陈寿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清官。外行领导内行,总归是行不通的!

        这不,达延汗又来了,而且还是组团来的,除了他的本部骑兵外,还带来了他的一个好基友——火筛酋长。火筛是另一个鞑靼蒙古部落的首领,他们为了共同的抢掠目标走到了一起,联合开展对延绥地区的大规模开发行动。

        鞑靼达延汗联合火筛,共三四万骑入侵延绥地区,挥舞着雪亮的马刀杀了过来,等靠近长城,远望见明军阵地,达延汗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达延汗立刻改变作战方案,主力围困大同,鞑靼人分兵数路入侵延绥、宁夏、甘肃三省,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来无影去无踪,叼一口就跑。达延汗目的很明确,你不是守着乌龟壳吗?

        我就围困大同,袭扰你三边其他地方,不让其它地方可以增援大同府,达延汗算盘打得很精,我分路出击,你朝哪里打,打完了我就跑,有本事你就来追!你敢分兵救援,我就集中力量破另外一点。

        这下子,陈寿傻了,彻底的傻了!每天站在城墙上发愁,这尼玛!咋不按套路来呢?真是欲哭无泪。这天一大早,陈寿正准备登城楼,有人快马前来报告,援军来了!领军的是太子殿下,而且来的是东宫六率。

        陈寿当时就愣住了。什么意思?怎么盼来盼去,把这位大爷给盼来了。这不是添乱吗?东宫六率啥玩意啊,咋没听说过咧!他越想越气,朝廷的衮衮诸公这不是瞎胡闹吗,怎么不阻止太子,难道又要来一场土木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