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盈缩之期不在天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盈缩之期不在天 (6 / 7)
        这还不是最可恶的,朱祐樘自幼就喜欢读佛书,虽然他在即位时,曾将许多番僧、术士驱赶走,但是没过几年,他自己又走上了笃信佛、道之路,开始大量的建坛设醮。只是没有像他父亲明宪宗那样大张旗鼓罢了。

        太监李广早就摸透了朱祐樘的心思,为了逢迎孝宗皇帝,一些道士、僧人便被李广偷偷地引进宫中,李广让他们用一些符祷祀之类的事来迷住明孝宗,然后,将他们授予大小不等的官职。

        接着李广又让那些被他招进宫的僧人、道士奉他为教主真人,目的是使孝宗更信从他,果然,朱祐樘对李广的好感与日俱增,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锦衣卫代理指挥使张采在查抄李广家时意外地得到了一本怪书。。这本书是个抄本,许多文官武将的姓名被记载在上面。

        在这些名字之下明明白白写着,黄米若干石,是由哪位大臣送来的,白米若干石,是哪位将军送来的,其总数多得实在惊人。

        细看人名,里面既有吏部尚书屠静、礼部尚书徐琼,又有刑部尚书白昂、通政使沈禄,等等。

        朱祐樘看后,很是迷惑:“李广一个人,能有多大食量,这些黄米、白米这么多,有什么用呀?”

        这时,老太监李常见孝宗蒙在鼓里,于是就上前一步跪奏道:“启奏皇上,您不知道,这上面全是黑话。黄米实际上是指黄金。。而白米就是指白银,若干石就代表若干两。

        这是一个专门记录收受贿赂的账簿,记下这些数字,是为了查对送到的黄金、白银数目是否一样,并不是指粮食的多少。”

        朱祐樘听罢,才如梦方醒,不觉极为震怒,骂道:“李广这狗贼,竟敢如此收贿,他要不死,朕也会杀了他的。”

        为了整肃各级官吏行贿请托的歪风,朱祐樘叫人把从李广家收来的本子立刻交给了刑部,要刑部按本子上所写的名字,把那些送“黄米”、“白米”的文武大臣统统予以审查。

        朱祐樘的这一决定,在朝堂中引起了一阵骚动。那些名列其中的人。他们思前想后,认为只能求救于张鹤龄兄弟俩,或许还有可能免去审查,张鹤龄兄弟俩备受孝宗皇帝宠爱。

        打定主意后,他们便急匆匆来到张府,求张鹤龄在孝宗皇帝面前为他们求情,解救他们。面对着送上门来的金银财宝,生性贪婪的张鹤龄兄弟俩焉能不动心,于是这俩人很快就答应了众人的要求,张鹤龄更是二话不说,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匆匆的进了宫,先去找自己的姐姐求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