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军制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军制 (3 / 4)
        此外,京军中还包括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左右、腾骧左右等4卫营。

        而说到地方军,则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三大类,卫军已经说过了,就是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的地方安保军队,而且还是自给自足的那种。

        边兵则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也就是历史上很牛的九边雄兵,这九边雄兵可以说从明初到明末,战斗力始终不俗,即便是清朝崛起之后,对于九边雄兵,也是以劝降收编为主,而不愿意与之拼死大战。

        至于民兵就复杂一些了,说白了就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另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等,当然这些没有军籍的民兵,当遇到战争的时候,也常被朝廷召出征,等战争结束就直接令其返回原地。

        可以说这就是大明朝基本的军事系统了,当初朱由校看的时候差点没昏过去,他实在想不明白,以老朱那么英明神武的人物,怎么会给大明朝设立这么一套繁琐、复杂、重复、效率低下的军事制度呢?

        也正是要改变这点,所以朱由校才以现代军队体制,结合明朝军队的实际情况,设置出了一套全新的军队编制体制,当然这套新体制要像在全国推广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由校决定先在他自己的近卫军中实行!

        在朱由校这套军队体制中,首先规定了军衔制度,士兵的等级分为二等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五个级别,军官则有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三品十二级,其中元帅由皇帝本人担任,也就是说近卫军的军官,最高级别为上将,这样做自然是有助于皇帝对军队的掌控!

        朱由校之所以直接把后世的军衔制度照搬过来,实在是因为重新设定一套军衔制度太过麻烦,而且后世的军衔制度既然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认可,自然有其独到和先进之处,如果为了迎合古人的习惯而进行改变,无异于自找麻烦还不讨好!

        同时为了对应军衔制度,朱由校还设计了一套简易军衔标志,这套军衔为红色,不过不是佩戴的,而是直接缝制在军服或铠甲的左肩处!

        由低到高分别为二等兵为一柄单刀,一等兵为两柄交叉的单刀。

        下士为一杆竖直长枪,中士为两杆交叉的长枪、上士则在交叉的长枪中间,再加一杆竖直的长枪!

        准尉为两柄交叉的长剑,少尉、中尉、上尉分别在交叉长剑的下方各加一道红色的细杠!

        少校为一道粗一些的明黄色横杠,这也代表着近卫军为皇家所有,高级军官已经可以代表皇家了,中校、上校每升一级,加一道横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