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二百三五章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第二百三五章 (2 / 5)
        张士甄原为刑部尚书,遇上今年礼部尚书沙澄乞休,听皇上的意思,似乎有要将他调任去礼部的意思。

        作为崇尚读书,底蕴深厚的文臣,张士甄高声反对新开恩科的举行。

        “臣知太子殿下讲究实务,一句于礼不和不足以说服您放弃新开外学恩科的打算,但微臣站出来,身后是数以万计的学子,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等候科举,于千万人之中拼搏出一线可能,而今殿下一句‘外学将兴,不如开恩科为**招人’,此举是否太过轻率?亦有失公允”

        太子回望张士甄,很赞同地说道“张大人说的对。”

        张士甄还准备慷慨激昂继续说,骤然听见太子附和自己,顿时就卡了壳。

        群臣???

        既然说的对,那你还干?

        帝王轻咳一声,待群臣安静下来,等候他继续说话,谁知他竟不再说话,而是将表现的机会留给了太子。

        胤礽道“科举时间还未到,现在开外学恩科招来人做官,对其他参加科举的文人不公平,对太学监生也不公平。”

        张士甄点了点头,问道“太子殿下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就像是上回对纳兰性德承认错误一样,他们的储君虽然总是搞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下臣们忙活,在勇于承认自己错误上,一直态度良好。

        至少在汉臣们之间,太子还是得人心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君者应善于采纳谏言,太子显然具有明君之风。

        “并非如此,”胤礽摇了摇头“孤所提及的召开外学新恩科,与科举实则并无关系。”

        “**初成立,需要大量懂得外洋文化、外洋语言的臣子注入,他们最好是能立即就上岗位干活的。通过这种方式上来的臣子,也并不需要去翰林院,或许这样的途径,会让您斥上一句于礼不和,枉顾先制,失了公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