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二百二二章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 第二百二二章 (5 / 6)
        比如,他们每一个国家在海洋上都有自己的贸易航线,而为了开通与大清之间的往来航线,他们付出了许多代价。

        不久,他回到胤礽面前,深深鞠躬道:“多谢太子殿下为臣大开方便之门,若非殿下心胸宽广,臣也不会有如此奇妙的经历。”

        胤礽道:“好多人说大清是天/朝/上/国,何必去纡尊降贵地学习外洋学问,他们不赞同孤的做法,认为孤推崇外学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是为了好玩儿。”

        郭琇之前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甚至还以为其中有巨大阴谋。

        “这些人是目光短浅,太子殿下不必为此而困扰,您发扬外学之举是正确的。”

        郭琇说起了自己亲眼所见:“那些从不同国家来到大清的外洋人,不遗余力地学习大清的知识,他们想要将大清的好东西带回去自己的国家,他们都在学习,我国又岂能落于人后”

        “孤以为,郭大人会说大清不该为他们打开大门,”胤礽好笑道:“之前内阁大臣就有人这么说孤,但是他官职低说话没分量,孤都没搭理他。”

        郭琇只觉得这位大清储君与朝会上一样平易近人,还有些“小任性”。

        “朝中既已提到复兴汉唐文化之风气,臣亦知故步自封不可取,大清至于世界,不过是其中一国,而如今聚集来学中医之外使,却来自各国。臣虽是御史,管谏言及督查百官,却亦熟读诗书几十年,更知如今朝中的风气动向。”

        “世界那么大,大清得派自己人去了解外边,郭大人觉得孤做的对吗?”

        郭琇哑口无言,艰难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世界舞台的打开,也意味着汉学的兴盛,大清储君愿意以汉语与外国使臣作为交流的语言,推崇汉之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亲汉,于汉臣及大清百姓而言皆是好事一桩。也许发扬外学,反而有利于传播儒学对周围国家的影响。

        郭琇的想法不过一晃而过,鞠躬拜谢胤礽:“此番鲁莽前来探查,给太子殿下添麻烦了。”

        胤礽笑了:“还是郭大人讲道理,若是人人都能像您这样通情达理,孤就不必为了每日早朝该怎么说服人而烦心了。遇到讲道理的是好事,最怕的是不讲理还强词夺理之人。好了,郭大人奔波那么久,恐怕也劳累了吧?孤这就不挽留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