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52、第二百五二章 (3 / 5)
康熙深思起来:能够笼络住蒙古人是好事,即将开战,若能稳住喀尔喀,未来他们将成为最大的助力,这事儿不亏。
太子鸡贼,他眼看汗阿玛犹豫不决,又瞧陈大人“血泪控诉”,直接将难题抛给了活佛:“哲布尊巴,这事儿您可有什么想法?”
温都尔格根笑道:“蒙古部族之发展,靠的还是当地牧民们自己,汗王们在前些年也积蓄了不少财富,钱财方面,若有大清支援再好不过,同时,我们也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
按照以往,有部族臣服后就可以伸手白拿朝廷的好处了,现在却是不行。
哲布尊巴入京一趟,将大清最前沿的东西一一收在眼底,得出结论:清廷已领先太多,此次率领汗部臣服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他想要更加长远的发展,希望与大清朝廷长久维持良好的温度,如此,需要令朝廷放心以获得安稳与庇护,也要为自己的部族争取到更好的利益与发展前景。若只是皇帝的赏赐,不过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这样的赏赐变成常态,而他们不付出什么就享受起来,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变成冤家。到头来,钱也捞不到,部族与朝廷之间联系微弱,等待他们的是被武力征服的结果。
“我们希望有志向的年轻人来喀尔喀帮助我们,”哲布尊巴道:“虽然路途遥远,我却可以给出承诺,前来的官员会在喀尔喀受到贵宾般的待遇。”
陈廷敬一听不是白拿国库,脸色顿时好上不少。又听诸位汗王这些年积蓄也有不少,之前还黑漆漆的脸色由阴转晴。
至于送谁去扶持喀尔喀蒙古建立学堂、医馆等,朝中官员多是不愿的,身居高位者自然不愿意离开安逸的京城,唯有志向远大,且心有宏图大志向的年轻人,愿意去往喀尔喀一展所长。
建立学堂需要文人,建医馆需要太医。
康熙于朝中提问:“谁愿意出使喀尔喀?”
朝中无人敢答。
哲布尊巴对此并不意外。
最终,康熙决定,从各部院之中未能参与朝会的年轻人中挑选能人,要求是懂得如今京城兴盛的科学、数学、天文,并能刻苦,不惧艰险。各部院臣子之间互相推举人名,就有人提到了在江苏一代颇有名望的丁思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