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8、第一百二八章 (2 / 11)
“后来呢?”胤礽道:“民间私修书籍之人并不在少数,现在外面就流通了许多文人们私修的方志与考古书籍。皇玛法并未对民间下令不得私修书籍,是因为设立了监管?”
“文人亦畏惧生死,此前国内乱局,天下文人著作多为救世致用,而后因为《明史》案影响,改兴小学、兴古学。”
胤礽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色:“他们知道现在执掌朝政的是谁,难道就不避讳一些?”
“是啊,他们为何不避讳一些呢,皇考亦如此想,既然其有反心,不如诛杀有反心之人,那么生下的人才会因这杀鸡儆猴而安分。”
康熙揉揉胤礽,温声道:“《明史》一案,受牵连之人上千,七十余人判为死罪,家族连诛,主谋则凌迟处死。”
胤礽打了个激灵,咋舌:“还有凌迟这个刑罚,折磨人啊!”
“是啊,还有折磨人的刑罚,”康熙点点头,问他:“对此,保成可有什么想说的?”
在康熙看来,胤礽从小就被保护的太好了,他固然聪明,也懂得许多“先进”知识,正如他此前在日记本上对自己的称呼“温室里长大的花骨朵”。
当时看到这一句“自嘲”,康熙还会心一笑,说上一句“他倒还有自知之明”。
而现在,两眼不染尘埃的储君,可不是康熙希望看到的,他希望胤礽能够心智更加成熟一些,去接触、懂得那些阴影下的东西。
年轻时不好好教他,等他真正长大到风光霁月,心灵高洁的时候,恐怕就很难再掰回来性子了。
天真无邪是孩子才有的,可是孩子总要成长,成长了才能经历得住风雨,心智才能坚定。
而康熙,他亲自培养继承人,想要培养的是能够理解自己,懂得为他分忧的“同道之人”。
瞧瞧那完成了统一七国霸业的秦皇,培养出一个“仁厚”的继承人扶苏,晚年时父子二人关系不睦,政见多有不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