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所闻所见 (5 / 6)
听了一会,张叔夜回头问道。
“张公,这是王相公所做,文名“少年中国说”。王相公有感于山河破碎、金人肆虐、而我宋人孱弱不堪,乃做此文,寄希望于未来一代。相公也因此创立公费“希望学堂”,凡6至13岁的孩童,一律免费上学。”
张叔夜怔了怔,才点点头道:“老夫差点忘记了,王相公也是一方大家!孩童上学堂免费,王相公善莫大焉,我辈自愧不如啊。”
刘韐沉声问道:“6至13岁的孩童,那么河北之地这样的学堂不少吧?”
王青点头道:“刘老将军说的不错。河北大概有40多万学童,500多所学堂。河东大概是河北的一半。”
王青本想说河南府、京畿道、以及陕西,又觉得太过敏感,索性不说。
张叔夜和刘韐、曹勋几人面面相觑,心里都不敢相信。王松如此大办教化,以后这些新一代,谁还会记得大宋朝廷?
虽然众人也知道王松此举功盖千秋,于汉民族功莫大焉,只是这辉煌之中总觉得有些别扭,有些言不由衷。
“咱们进去,观摩一下。”
众人在王青的带领下,进入学校。只见操场上一队队的学生正在跑步或锻炼,清晰的“一二一”等号子声响个不停。
“王大官人,怎么学生们也要练习枪刺术,也要练习队列?”
当年在汴梁城,张叔夜仔细观察过王松军中的训练,有些练习项目还记忆犹新。
王青道:“张公,学生们练习这些军事项目,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也要养成尚武和服从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尚武之气。金人肆虐,宋军或一触即溃,或开城降敌,凡此种种。中华已无血气可言,学堂正是教化的最佳场所!”
曹勋看的冷汗直流。操场上,那些七八岁的儿童们,一个个用力刺出手里的木棍,稚嫩的怒吼声清脆整齐。那些喊着口号,脚步声整齐划一的孩子们,莫名地让他感到惊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